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青少年文學營落幕 講師鼓勵學員把收穫化為文字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加泰/綜合報導。
點閱率:800
許水富和學員、詩友分享寫詩的創作樂趣。(許加泰攝)

許水富和學員、詩友分享寫詩的創作樂趣。(許加泰攝)

楊渡傳授現場採訪心法。(許加泰攝)

楊渡傳授現場採訪心法。(許加泰攝)

邱祖胤以盲眼布袋戲師傅為主角,寫出人生如戲的小說。(許加泰攝)

邱祖胤以盲眼布袋戲師傅為主角,寫出人生如戲的小說。(許加泰攝)

  2024金門青少年文學營開設詩歌、散文、小說班,邀請名師輪流上陣,傳授分享藝術、文學的創作經驗,導引熱愛文學閱讀與文學創作的青少年,徜徉於藝術與文學的大海。兩天的活動圓滿落幕,講師們鼓勵學員把收穫轉換成文字,為成長之路寫下動人的篇章。
  金門青少年的文學營,本月17日上午假金門大學陳開蓉會議廳舉行開業式後,兩日課程,依詩歌班、散文班、小說班分組上課,詩歌班由須文蔚、廖咸浩、許水富、李進文、愛羅擔任講師,散文班講師為楊渡、石曉楓、吳鈞堯、辛金順,小說班講師有蔡素芬、鍾文音、邱祖胤、凌明玉。參與文學營的近百名文學愛好的青少年,很珍惜機會可以聆聽那麼多在文藝界有名的前輩來授課,聆聽文學的聲音,心中洋溢著幸福感。
  第二天的課程,曾獲冰心文學獎的縣籍詩人許水富透過「教你玩出一首詩」的實務課程,與學員分享寫詩的經歷和寫詩的創作樂趣。也有愛好詩歌的粉絲到場請益。許水富教導學員、詩友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尋找詩性,也讓學員彼此交流、即席創作,嘗試不斷激發彼此的靈感。許水富說,詩的題材並非在遙遠之處,從日常出發,寫詩不難,生活中找題材,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在平凡忙碌的生活中去寫詩,用最簡單的方式,而且用最簡單的句式寫出最好的作品。許水富鼓勵學員堅持創作之路,他引述芥川龍之介的話「人生不如一行波特萊爾」,每當完成一首詩或一幅畫作,他心中充滿踏實的感覺,自覺贏了這個世界。
  作家、擔任報導文學講師20多年的楊渡,以「留下時代容顏,紀實文學的採訪與寫作」為題,傳授現場採訪心法。楊渡表示,每個人都是報導者,舉凡文字、照片、影像、動畫都可承載敘述,每個人身邊都不缺故事的時代,更重要的是「如何說好一個故事」。楊渡認為在愈來愈冷漠、疏離的時代,即使只是透過手機,人們也很希望在孤單的時候,找到故事讓自己感動、讓自己閱讀。「閱讀的時候才產生人與其他生命的情感連結,當寫作者有了一個世界觀,便決定了你去關懷什麼。」這也正是報導文學的核心價值:建立起人對生命的關懷。
  以盲眼布袋戲師傅為小說主角,身兼記者、小說家身分的邱祖胤耗時五年完成長篇小說《空笑夢》,邱祖胤實地深入採訪調查,再轉化成小說文體,型塑出台灣難得一見,刻畫布袋戲師傅驚濤駭浪般命運的小說。邱祖胤以「我的故事無可取代│從生命出發、一輩子追尋的終極寫作法」為題,帶領會員喚起戲台下看布袋戲的記憶。談到操控布袋戲偶的技巧,邱祖胤邊示範成果、邊分享趣聞,引領學員邊聽邊學,氣氛熱烈。
  曾多次獲中國時報及聯合報等文學獎的詩人李進文帶來的「航向一首詩的狂喜與魅惑」,李進文分享做一名詩人的祕訣:「練習,不斷地練習一首詩,如何將微小寫成巨大,以有意追蹤無情,以未來梭織過去,自庸俗提煉雅致,把人間寫到倦而爛的題材再度寫好、寫精神;在最平凡的日子裡,練習把字調動到最對的位置……修改、推翻、重來,幽微剝復,像傳統的手工藝行業一樣。愈趨近於手工藝精神,愈可能創造一首詩。
 獲兩岸飄母杯現代詩獎的詩人愛羅「彈指之間光陰敘事-手機攝影圖文創作」,教學員如何將詩作結合攝影。凌明玉講題「小說創作與創作小說之謎」。吳鈞堯講題「情之所至,蘸淚為墨」。辛金順講題「散文創作關鍵詞543」。鍾文音講題「小說的現實與想像世界」,在兩天的學習時光裡,學員一解文學的癮。金門旅外藝文學會、金門文藝社承辦金門青少年文學營,於昨日下午六點圓滿結束,學員都是收穫滿滿的回家。講師們勉勵學員創作最重要的是熱情,希望大家會記得這二天裡的熱情,想寫是最重要的,寫下來才算數。
  主辦單位指出,金門青少年文學營結合官方、民間力量共同推動,主辦單位之一金門文化局,每年釋出高額獎金舉辦浯島文學獎並推廣閱讀、出版補助,也辦理諸多文藝活動;行政院金馬聯合中心近年來也特別關注並宣揚金馬文化、文學,已出版《島嶼之外》、《島嶼時光》等享口碑的文史書;金門教育處自109年起每年舉辦金門青少年文學獎,發掘不少明日之星;國立金門大學設置人文社會學院(前身為人文藝術學院)並成立華語系,重視文學教育,過去曾在陳開蓉會議廳推動「駐校作家文學週」,邀請鄭愁予、李福井、楊樹清等詩人、作家進行文學講座,頗受學子歡迎;承辦單位《金門文藝》除了定期發行雜誌,也多次舉辦「文學金門豆梨季」及 「文學講座」等活動,此次聯合各個具文學教育參與經驗的團體,一起開辦文學營,讓青少年共享文學盛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