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璉學堂落腳塔后 將成推廣金門文化傳承重要基地

講座中蔡連輝將軍以「胡璉將軍在金門」為主題進行分享。(財團法人金門酒廠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講座中蔡連輝將軍以「胡璉將軍在金門」為主題進行分享。(財團法人金門酒廠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講座中蔡連輝將軍以「胡璉將軍在金門」為主題進行分享。(財團法人金門酒廠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今日金門文化扎根,明日文化金門夢想成真!財團法人金門酒廠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長期舉辦「金門文化藝術系列講座會」,讓金門文化藝術傳承發展,日前於塔后22號胡璉學堂舉行,此次邀請現居金門洋山的蔡連輝將軍以「胡璉將軍在金門」為主題進行分享,在藝文講座中蔡將軍以金門人及軍事的角度探討「我們的司令官」對金門的貢獻和影響;主持人鄭有諒將軍在講座中分享當年駐防小徑苗圃(今植物園)部隊與植樹的感情,現今園區內保留的砲兵陣地、民國40年部隊植樹石碑遺址與老兵故事館,靜靜地陳述當年官兵戰備與建設金門的艱辛。
金門島嶼四百餘年前,鄭成功以金門為「反清復明」基地,得以縱橫東太平洋數十年,並且東渡復臺,被後世譽為民族英雄,而金門也因為鄭成功的關係,成為海峽兩岸漢文化移植的大本營,國共雙方均仿效取得金門的戰略位置和統治的正統性,金門再度推上烽火。蔡連輝將軍在演講中表示,民國38年古寧頭戰役十二兵團進駐後,十三萬軍民,衣食住行均由司令官與軍民共同解決,金廈一水之隔,三面環敵,「百廢待舉,千頭萬緒」,胡將軍權衡國防與民生應兼籌並顧,軍政民政雙管齊下,自此開啟建設之路。力倡推動軍事建設改善軍民混居,植樹造林涵養金門,修築道路軍事與民生兼顧,興辦教育推動進步,建立民生基礎工業自給自足,設立酒廠釀養金門,富裕農村改善生活等措施,讓邊陲孤懸小島的金門,才有機會建設成民主模範縣,也因為民生建設讓軍民恢復生活秩序,軍事建設奠定八二三砲戰勝利的基礎。
蔡連輝將軍提及胡璉將軍一生,兩度主政金門共六年,堅守金門,為感念在金門從軍政到民政,從基礎公共建設到民生物資供應,乃至教育文化推廣,均有劃時代的貢獻,金門人尊稱「現代恩主公」,特於古寧頭和平紀念園區內設紀念館,莒光湖畔建伯玉亭,中央公路改為伯玉路,成立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表達思哀與崇敬。
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表示,蔡連輝將軍所準備的內容豐富且圖文並茂,未來將取得同意在塔后22號胡璉學堂開闢專室展覽,胡璉基金會計畫在塔后22號胡璉學堂設計一系列展場,包括胡璉學堂的緣起、胡璉基金會簡介、胡璉的一生及對金門的貢獻;此空間也將提供金門文化藝術展場。
胡璉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安教授表示,胡璉學堂的成立主要在紀念金門現代恩主公胡璉將軍對金門的貢獻,活化胡璉將軍在金門第一個落腳的塔后22號古厝,並命名為「胡璉學堂」,陸續邀請長期在金門文化藝術的工作者,傳承金門文化藝術,透過系列文化藝術講座及活動,讓金門文化藝術扎根發展,先前已舉辦過數場,鄉親踴躍參與反應良好。
文化園區管理所所長盧根陣受邀分享感言表示,基金會活化胡璉將軍所落腳的塔后22號古厝,以「胡璉學堂」系列講座邁入第四場次深感其意義,從弘揚胡將軍軍政一體在前線金門為地方民生文教產業經濟做出貢獻,也反映其戎馬一生,民族危難年代挺身奉獻的軍人情操,這正是基金會以文化教育扎根賦予期許的精神所在。而這樣的精神他分享了與主講者蔡連輝將軍同窗在校立志從軍的小故事,在其軍旅歲月與堅毅的身上見證一位金門孩子不畏艱苦的年代為國為家所諸多不為人知的奉獻,其經歷皆同為金門人所敬佩而驕傲。
胡璉學堂除了文化藝術講座外,未來也計畫設置「零歲教育創造思考教育實驗基地」創造力教練養成教育等對金門有益有影響的各項計畫。接下來還有三場文化藝術講座,旨在推動金門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具體安排如下:9月7日下午14時詹智匡設計師「談金門傳統建築修護、設計」;9月28日下午14時,談宜芳博士「彩繪藝術修復分享」;10月19日下午14時,陳文識老師「胡伯玉將軍的古典詩情初」,這些講座均於塔后22號胡璉學堂舉辦,歡迎鄉親踴躍報名參加。聯絡電話:082-352628#8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