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瞭望》若侯、柯在位 金廈大橋真能建起來?

發布日期:
記者: 報導。
點閱率:2,069
字型大小:
金、廈小兩岸近在咫尺,金廈大橋的興建一直是各方關注的議題。(李金生攝)

金、廈小兩岸近在咫尺,金廈大橋的興建一直是各方關注的議題。(李金生攝)

特約主筆:李金生
2022年10月30日通車的金門大橋,即將迎來它往來大、小金門2周年的日子,海內外鄉親持續關注的是,連接小兩岸的「金廈大橋」也能成真。
2018年大陸通水金門前夕,陳福海縣長宣示,「兩岸三通,通郵、通商、通航之後,接下來我們要新三通,就是通水、通電、通橋。」這一席話是他的施政大目標,也是鄉親心中的共同心願。
去年9月,大陸國務院公布將推動「金廈同城生活圈」政策方案,陳福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應,「通電、通氣、通橋」議題需要兩岸當局重啟對話機制,恢復制度化交流,甚至是授予地方政府更多的事務性協商權限,才可能有實質性的進展,確是直指問題核心,解鎖兩岸的務實主張。
本月5日,金門縣議會「跨黨派問政聯盟」與「無黨籍聯盟」邀集地區各級民代召開記者會,籲請中央重視地方希望興建「金廈大橋」與將金門設立為「非軍事區」的倡議,此事沒有驚動綠營執政的行政院,卻再次引起大陸國台辦的注意。
回首金門大橋的興建,可以看到不斷努力爭取的過程,從每次大選就浮起來,選後就沉下去的「選舉浮橋」,最終成為跨越大、小金門的事實。1996年2月6日,時任烈嶼鄉長洪國正主持「金門各界促成興建金烈大橋座談會」,並發起萬人簽名運動,同月15日陳水在縣長偕洪國正在福建省主席吳金贊的陪同下,向李登輝總統遞交萬人陳情書的往事,至今讓人記憶猶新。
今年6月29日,縣議會定期會也通過辦理金廈和平大橋建造的民意連署,以「萬民摺」爭取兩岸決策者之支持,早日實現鄉親期待的提案。因此,也才有後來縣議會改採更快的變通方式,就興建「金廈大橋」與將金門設立為「非軍事區」,邀集各級民代召開記者會一事。連日來,縣議長洪允典、立委陳玉珍等人赴北京會見宋濤爭取陸客遊金,其間即有密切關係,結果也廣受關注。
金門大橋的興建屬於因應地方發展需求,台北中央就可一錘敲定的建設事項,金廈大橋則是串接治權分立的兩岸,又牽涉中美對抗大局,不是兩岸任何一方說了算。在兩岸關係緊張的當下,「金廈大橋」的建橋動能與「金門大橋」不能相提並論。
但金廈大橋的興建是在兩岸地緣關係與地理區位下,金門可以走出去,與大陸和世界接軌最便捷的大路,即便爭取過程會十分艱辛,仍有許多鄉親肯定是值得,也必須一搏的機會。
金門副縣長李文良出席今年廈門海峽論壇指出,金廈大橋是大多數金門人共同的意願,縣府委託金門大學等相關單位做基礎性調研,先做好先期技術性準備包括路線、地質勘查,一旦政策拍板即可轉為具體的推動,期待未來能為「金廈生活圈」提供更佳的交通系統。
可以想見的是,綠營和它的支持者對金廈大橋的興建,是以國安做為反對的支撐論點,與金門鄉親完全站在對立面,要讓這座大橋連浮起來,甚至露頭的機會都沒有。台灣時事評論員賴岳謙就公開批評政府阻止金廈大橋的興建,扼殺金門的發展,是歧視、迫害金門人的不公平作法。
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曾表示,金廈大橋廈門端的基礎建設已經展開,期待早日跨越淺淺的金廈海峽,「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希望很快成為事實。一番喊話聽在兩岸人民耳裡,再看看金廈兩岸截然不同的現況,應會有一些感想。
侯友宜和柯文哲在總統大選時,均曾表達支持興建金廈大橋,如果他們目前在位,金廈大橋是否真會動起來,還是只是另一座「選舉浮橋」?鄉親也想問一聲。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