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府計畫開闢2-29號道路 紓解大橋聯外車流 陳福海:站在鄉親立場 依法行政 全力保障地主權益

縣長陳福海主持「金門縣2-29號計畫道路新闢工程」第二次公聽會,傾聽地主的意見需求,和鄉親面對面溝通取得共識,以利後續的推動。(薛子軒攝)

縣長陳福海主持「金門縣2-29號計畫道路新闢工程」第二次公聽會,傾聽地主的意見需求,和鄉親面對面溝通取得共識,以利後續的推動。(薛子軒攝)
金門大橋通車後交通流量大,現有聯絡道路(慈湖路)交通負荷提升,縣府計畫開闢2-29號道路,由金門大橋沿慈湖路口直接連接環島西路二段瓊安路口,全長約830公尺,以紓解車流。縣府昨日舉行第二次公聽會,縣長陳福海親自主持,傾聽地主的意見需求,和鄉親面對面溝通取得共識,以利後續的推動。
陳福海強調,開路造橋是好事,但是百姓的權利不能受損失,會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去思考,為什麼要開闢道路,因為道路一開通後,不僅提升對外交通的便利與安全保障,並能促進周邊環境的建設發展。
「金門縣2-29號計畫道路(慈湖路至環島西路二段)新闢工程」第二次公聽會,昨(24)日晚間七時於湖埔村辦公處舉行,縣長陳福海帶領縣府參議呂清福、張瑞心、地政局長魏志成、工務處長李銘培等縣府團隊出席,向地主說明該計畫道路的工程規劃,並聽取地主的意見,瞭解地主的心聲和需求,主動溝通協調。金寧鄉湖埔村長楊振嵩,以及多位關心地方發展的鄉親也到場參加。
縣長陳福海指出,鋪橋造路是做功德,三十年來特別感謝一路走來鄉親對他的牽成支持,要開闢一條路要都市計畫公告後才有都市計畫道路,他要求公告的過程中一定要和地主溝通說明。
陳福海說,金門大橋在湖下附近,金門大橋開通後,民眾車輛要到金城、到金湖,要經過金城城區,所以這條路八年前就可以開了,他再次來當縣長,烈嶼到沙美,慈湖路到金門大學這邊環島西路二段,這條路全長830公尺,21點5米,需要開闢,所以政府拿錢出來,但是這條路很多是百姓的地,所以要舉辦公聽會,把政府為什麼要開這條路,所有的程序必備,聽聽大家的意見。
他說,八月二十八日第一次開公聽會聽聽大家的意見,九月二十四日第二次公聽會,再次跟鄉親報告,這條路的開設鄉親有什麼樣的疑問,都可以跟地政局、工務處大家來討論。下個月可能就是第三次的土地架構協調會,或者分配土地,或者交換土地協調會。包括未來交換土地有多大面積,或者不換土地,要賣給政府也OK,但是價格多少?也可以來協調。
開路造橋是好事,但是百姓的權利不能受損失,陳福海也舉例八年前從水頭到宏玻陶瓷廠的1-1道路,這條路三十年開不起來,他上任以後當過立委的他也認為政府應該站在八年前老百姓的角度去思考,農村聚落建蔽率是30,但地主換到的土地公共設施都做好了,建蔽率是50,政府開闢一條路,百姓獲利更多。後豐新村開闢後,那些以地易地的地主都很高興,因為他們獲取的比農業區建蔽率三十還更高的利益。
陳縣長強調,縣府絕對會站在鄉親的立場,依法行政,保障私地所有權人權益,最近環島西路二段要拓寬,也開了第一次公聽會,很多百姓想要換地,但是我們真的沒有那麼多的土地可換,只有新開闢的2-29道路才能這樣的交換。
他也說,2-29道路新建工程總共有四十幾筆的土地,持有人約四十九位,已經過半數都簽了同意書,先做設計規劃,甚至未來發包施工也會同步來進行,公聽會二次後,第三次就是協調土地價格或土地交換,政府按照流程去做。如果2-29道路新建工程做起來,環島西路二段拓寬,第一次公聽會開了,第二次公聽會繼續開,第三次土地價購協議與地主協調後就後就要強制徵收,縣府會逐步按照法定程序協議做好。
昨日公聽會中縣府工務處也針對「2-29號計畫道路新建工程」的計畫緣起、範圍、現況照片、工程規劃、工程用地調查、興辦事業之必要性、興辦事業之公益性、興辦事業之適當性、興辦事業之合法性,以及第1次公聽會土地所有權人或利害關係人陳述意見回覆等一一進行報告說明。
縣府指出,因應金門大橋通車後交通流量大,現有聯絡道路(慈湖路)交通負荷提升,需開闢2-29號道路以舒緩車流,便利大橋金寧端對外交通並提升烈嶼鄉之易達性。金門大橋通車後往來大小金門驟增之車流對於金城城區之交通、生活及用路人之安全等影響既深且鉅,藉由該計畫道路之闢建,提高行車安全性,紓解車流,且將舒緩車流集中金城城區交通瓶頸問題,提供快捷、舒適的運輸服務,促進金門地區之整體發展。
2-29計畫道路為金門縣政府規劃多年之計畫道路,路線由金門大橋沿接慈湖路口直接連接環島西路二段瓊安路口,未來將再由瓊安路連接環島北路,形成路網。全長約830公尺,路寬21.5公尺,2-29號計畫道路新闢工程為雙向二車道(1快+1慢),纜線管路採單側設置,自行車與人行道為單側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