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瞭望》讓閃耀星空加入打造金門3D旅遊

金門街道閃爍五光十色,夜空星星卻一顆顆消失。(李金生攝)
特約主筆:李金生
「愛是不變的星辰,愛是永恆的星辰,絕不會在銀河中墜落……。」1984年出品,林淑容原唱,膾炙人口的名曲《昨夜星辰》,至今仍傳唱兩岸。2023年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典禮,畢業生代表還演唱這首經典老歌,讓人回味無窮。
兩岸軍事對峙年代,金門海防第一線入夜即關閉陣地,全島實施嚴格的燈火管制,車輛大燈塗黑一半,家戶燈光要加罩不得外洩,也不得拿手電筒對空照射,否則會被當作與對岸打信號的「匪諜」究辦。
全島各地官兵枕戈待旦,只有沙沙作響的木麻黃林和天際閃爍的星辰,陪伴站崗戰士渡過漫漫長夜。聽著拍岸海濤聲,仰望滿天星斗的衛哨,想念遠方的親人和戀人,沒有太多的浪漫,只有悲歡離合的無盡惆悵。這是軍管時期戰地金門的夜景,也是籠罩百萬雄師的一張天網。
1992年11月7日終止戰地政務,隨著各項管制單行法的解除,金門出現紅綠燈和霓虹燈,連海岸景點也加裝照明燈光,夜幕低垂下的海島亮起來,天上的銀河卻再也看不清,閃耀的星星也一顆顆的消失。沒有光害的太武山周邊和海邊角隅,成為追星族會集的地方。
每年三月最後一個星期六是「世界關燈日」,縣府在2021年響應Earth Hour地球一小時,曾延後當年「金門星光節」開幕日期,並籲請鄉親關燈一小時,加入關心氣候變遷問題,全球最大環境群眾活動的行列。但民眾響應不夠熱烈,金門的夜空連短暫的閃亮也成為一種奢想。
最近,金門星光做為觀光資源的運用,受到更多人的關注。縣府觀光處配合即將於十月四日展出的「2024金門國際海洋藝術季」,選定位於金湖鎮夏興,緊鄰金門最高峰太武山的134高地,舉辦環境教學和觀星研習活動,期待藉以行銷景點特色,讓更多遊客體驗金門星空之美。這是一個重新挖掘地方環境資源,很有創意和設計感的構想。
四季認星歌的秋天星空寫著:「秋夜北斗靠地平,仙后五星空中升」。此刻正當東北季風南下,秋風送爽的美好時光。「飛馬當空,銀河斜掛」,縣府觀光處用心規畫和委聘專家解說,可以期待走出金門觀星的新開端。
金門要邁向海洋觀光大縣的目標,就要走出自己的旅遊特色,不但要做到鄉鎮之間的不同和互補,更要避免抄襲其他縣市的景點,才能擁有自己的唯一和獨特,提供不一樣的旅遊體驗,也才能讓遊客有二度遊的動力和念想。
金門解嚴伊始,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和縣府合力推動「金門鸕鶿季」活動,鳥友在冬季陸續跨海來到,用單眼長鏡頭和高倍數望遠鏡捕捉被譽為「黑衫大軍」,數以萬隻的鸕鶿在晨曦時分成群出海,夕陽餘暉中再列隊踏浪歸巢的世界級生態景觀,成功打造生態金門的旅遊品牌,30年來風行不墜。
近年來,在縣府、金管處和各鄉鎮公所,以及地區文史工作者的聯手努力下,也相繼開發一些新景點,包括「高洞坑道」、「天坑」、「天空之城」、「蔡厝古道」、「寒舍花」、「獅山海灘」、「歐厝海灘」、「建功嶼」和「同安渡」及其周界的環境資源,在綠美化和微型整建後,都成為吸引遊客尋訪的祕境級景點。
開放觀光30年的金門,旅遊資源從陸域的古厝洋樓群、碉堡據點,往過去嚴格軍管的海域延伸,讓海上遊金門成為新的旅遊項目後,正嘗試仰望天上的星辰,多樣化的3D旅遊讓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