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古蹟修復工程工地負責人培訓班開課

發布日期:
記者: 高凡淳/綜合報導。
點閱率:655
字型大小:
文化部委託金大辦理「113年度古蹟修復工程工地負責人培訓金門班」,精進學員專業技能。(金大提供)

文化部委託金大辦理「113年度古蹟修復工程工地負責人培訓金門班」,精進學員專業技能。(金大提供)

文化部睽違四年再度委託金門大學辦理「113年度古蹟修復工程工地負責人培訓金門班」,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古蹟聚落組長林炳耀來金主持開訓,期許學員精進專業技能,未來投入文化資產保存維護、修復及再利用等相關工作,為文化保存,貢獻所長。
國立金門大學承辦文化部委託之「113年度古蹟修復工程工地負責人金門培訓班」,由該校建築學系、戰地史蹟與閩南建築研究中心師生負責辦理,34位學員多數為本地之鄉親,包括營造廠、匠師與相關工程營建人員。
林炳耀組長說明,近年來政府對古蹟修復非常重視,古蹟工地負責人跟民間營造業者的差異性在於須判定及保護文化資產的價值,不僅要管控工程進度及品質,還須配合修復設計,與建築師、匠師協調討論才能滿足設計達到保存文資的要求。
林炳耀指出,文化部為培養文化資產修復從業人員,使保存維護工作永續傳承,開辦古蹟修復工程工地負責人培訓班,十多年,已建立非常完善的制度,讓文化資產保存維護工作持衡進行,確保修復工程品質。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在舉辦此項業務也將愈加精進,現階段更針對古蹟工地負責人回訓制度研擬相關條文。林炳耀說,為提升金門有形文化資產量能,委由金大來開辦培訓班,透由專業嚴謹的課程安排、實用可靠的學習教材、學術與實務兼具的培訓師資,提供從事古蹟修復工程人員以及建築相關工作者進修學習管道,精進專業技能。
金大校長陳建民指出,金門有相當多的文化資產,政府為加速金門縣古蹟歷史建築修復進度,並提供在地文化資產建築相關工作者進修管道,培訓在地古蹟修復工程人才。
計畫主持人建築系老師曾逸仁指出,金門擁有豐厚的文化資產,古蹟歷史建築等建築類文化資產總數達248處,正確的保存與修復工程推動必然為金門文化資產保存的核心工作重點;其不同的工作階段:調查研究、修復設計、施作團隊與監造之過程,則是修復保存理念和設計得以實現的關鍵。依據《古蹟修復及再利用辦法》,古蹟修復或再利用之施工階段應置工地負責人,即營造業者承攬古蹟相關工程時,必須聘有合格之工地負責人。此次授課總時數為120小時;授課方式採用室內講課與修復現場觀摩實習,培訓學員應依《古蹟修復工程工地負責人培訓班學員守則》上滿規定時數課程,並經「課程作業考核」與「期末測驗」兩階段合格者,可獲頒文化部核發之「古蹟修復工程工地負責人培訓班」結業證書。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