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汞蒸氣外洩危害 環局提醒燈泡更換LED更安全

傳統燈泡內含有汞蒸氣,若不小心打破燈泡(燈管),將會造成汞蒸氣外洩,環保局鼓勵盡早汰換為LED燈泡更安全。(環保局提供)
大家知道自己家中使用的燈泡是傳統燈泡?還是LED燈泡呢?如果您是使用傳統燈泡,環保局鼓勵各位盡早汰換為LED燈泡,因傳統燈泡內含有汞蒸氣,平常使用無危害,若不小心打破燈泡(燈管),將會造成汞蒸氣外洩!
環保局指出,照明光源點亮每個家庭的生活,但不論是傳統的螢光燈管、省電燈泡,或是最新的LED燈,更換下來的舊燈管燈泡都必須進行回收,避免隨意丟棄造成環境污染。依據環境部資源循環署統計,傳統照明自91年公告回收以來,累積回收量達9萬7,420公噸,累計回收率已經超過9成,預估114年回收率將達到95%,加上今年7月1日起三種螢光燈類產品的能源效率基準提升,因此促使低效率的傳統照明產品面臨退場,而其中就包含家裡常用的省電燈泡和螢光燈管。
比起傳統照明,LED照明更具備壽命長、省電、減碳的優勢,以1顆LED燈泡(每顆約16瓦)相較省電燈泡(每顆約32瓦)來說,一年可減少約100元電費、減少約10公斤的排碳量,以3房2廳家庭改使用20顆LED燈泡計算,一年可減少約2,000元電費、減少約200公斤的排碳量,同時達到省電以及減碳效果。
環保局指出,打破的燈泡(燈管),如果因汞蒸氣外洩,當人體吸進汞蒸氣後可能會造成急性汞蒸氣中毒,暴露在汞蒸氣環境時間延長,也可能將會傷害腦部及肺部。
為避免汞汙染,環保局提醒您,汰換回收廢照明光源應注意3步驟:{1}妥善包裝廢燈泡(管)防破裂。{2}廢燈泡(管)破裂需在外包裝註記。{3}請確實回收避免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