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烈嶼上林林信屏洋樓修復說明會 文化局盼帶動地方創生及聚落發展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綜合報導。
點閱率:846
字型大小:
金門縣文化局日前在烈嶼鄉公所二樓會議室,召開上林林信屏洋樓修復及再利用地方說明會。(金門縣文化局提供)

金門縣文化局日前在烈嶼鄉公所二樓會議室,召開上林林信屏洋樓修復及再利用地方說明會。(金門縣文化局提供)

金門縣文化局日前在烈嶼鄉公所二樓會議室,召開上林林信屏洋樓修復及再利用地方說明會。(金門縣文化局提供)

金門縣文化局日前在烈嶼鄉公所二樓會議室,召開上林林信屏洋樓修復及再利用地方說明會。(金門縣文化局提供)

 金門縣文化局日前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4條及《古蹟修復及再利用辦法》第18條規定,在烈嶼鄉公所二樓會議室召開上林林信屏洋樓修復及再利用地方說明會。
 在金門縣文化局局長呂坤和進行開場致詞後,接續由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暨計畫主持人鍾心怡建築師,就林信屏洋樓的創建興修沿革、林氏家族在上林與下南洋發展歷程、建築相關調查研究成果資料等進行說明;並概述其現況損害、建議修復內容、未來再利用方向等。
 林信屏洋樓未來除由家族成員居住使用外,計畫將一樓部分空間作為文物館,展示洋樓與家族歷史等,盼能藉此帶動地方創生及聚落發展。
 說明會與會者有金門縣文化局長呂坤和、副局長陳榮昌、文資科長顧孝偉、古蹟所有權人林馬騰、烈嶼鄉長洪若珊、上林村長林建進,以及林信屏於新加坡的後代。同時亦有多位關心地方文化資產之民眾到場,可見地方社區與家族成員對於該案的重視。
 鍾心怡建築師於說明會簡報中指出,計畫執行團隊透過現有文獻史料蒐羅,並與洋樓所有權人林馬騰、現居新加坡的家族後裔們進行訪談。初步梳理林信屏家族發展史:從上林當地發展、出洋奮鬥後僑匯返金,並於新加坡當地繁衍興旺後代至今。此外,也與洋樓周邊住戶進行訪談,逐步釐清洋樓過往歷經軍方、小學、村公所與民防指揮部等之使用歷程。
 簡報說明也包括洋樓建築的空間形制、構造材料與裝飾,以及現階段建議後續修復、再利用內容等。鍾心怡建築師說,由於林信屏洋樓現況仍有人居住使用,經妥善整理,使洋樓得以維持既有型制風貌、構造材料與豐富裝飾至今,且整體建築現況大致尚屬良好。歷經不同單位使用而留存至今的構造痕跡,亦做為歷史見證,建議後續修復設計應適當保留、不應完全清除。
 簡報結束後,與會的古蹟所有權人林馬騰除肯定文化局與計畫執行團隊之努力,亦建議執行團隊應盡可能補充洋樓與家族歷史細節。在本次造訪金門的新加坡後代中,由林秀月女士(林信屏之孫女)代表簡述林信屏家族在新加坡的發展歷程,有助於家族史料的補足。
 計畫協同主持人曾逸仁教授補充,藉由該計畫執行歷史研究成果,將來可做為洋樓展示內容的一部分。與會之文史工作者康鍩錫亦為計畫執行團隊彩磁顧問,對於建築外觀之正立面欄杆、山頭牆與凹壽彩磁等部位提出修復建議。計畫主持人鍾心怡建築師針對意見回覆,對於林信屏洋樓的豐富歷史,藉由本次訪談新加坡後代能有相當程度的補足,使後代能了解洋樓過往發展歷程。
 說明會最後由呂坤和局長總結,林信屏洋樓以其豐富的歷史與建築特色彰顯其價值,未來可思考做為博物館的可能;後續修復設計將持續與所有權人及家族溝通,提出適宜的修復及再利用內容。並期盼林信屏洋樓後續分年修復設計、施作完成後,能夠永續經營,並促成烈嶼上林的聚落活化、文化傳承與鄉村振興。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