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聚落修繕與道路拓寬並行 金門迎來新觀光契機 重視文化資產與自然景觀綠美化 推進官澳、青嶼裙帶發展

縣長陳福海與官嶼里里長楊恭勤相談甚歡,楊里長反映當地所需協助事件。(薛子軒攝)
金門縣長陳福海昨(12)日前往金沙鎮青嶼等地視察,針對該地區未來的發展規劃,他表示,金沙鎮青嶼、官澳、馬山一帶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文化資源,具備極高的觀光潛力。未來將會整合這些區域,打造具備完整旅遊體驗的觀光景點群,吸引更多國內外遊客來訪。陳縣長強調,這些景點不僅僅是交通的連結,還將以景觀、歷史文化的整合為主軸,成為金門觀光的新亮點,提升當地的觀光價值。
打造新觀光亮點的計劃中,將涵蓋從青嶼傳統聚落到馬山觀測所,並延伸至官澳地區的獨特海岸線。陳縣長指出,這三個地區各具特色,青嶼擁有傳統的閩南聚落,馬山觀測所則具備壯麗的視野,而官澳的海岸線自然風光優美,結合後將成為一條充滿多樣風貌的觀光廊道,為金門觀光產業注入新活力。
昨日陪同縣長視察的金沙鎮官嶼里里長楊恭勤,也向陳縣長反映了當地道路的一些問題。他指出,部分道路轉彎處被過於茂密的林木遮蔽,影響駕駛者的視線,特別是在夜間或下雨天,可能會對交通安全造成影響。楊里長表示,這些問題已困擾當地居民一段時間,但遲遲未獲解決,藉此機會希望縣長能重視並予以改善。
陳縣長當場指示林務所盡快派員前往現場勘查,並根據情況進行必要的清除工作。他強調,地方交通安全是首要任務,特別是在觀光路線上,更應確保行車的順暢與安全。除了針對問題路段進行樹木修剪,未來也將加強對其他潛在風險點的盤查,避免類似問題再次發生。
針對當地的綠化與環境美化,陳縣長也提出了進一步的規劃。他指出,環境綠美化是目前國際觀光地區的發展趨勢,金門也應順應這一趨勢,將自然景觀與人文特色結合,創造出更具吸引力的觀光環境。對於具備景觀價值的樹木,縣府將優先考量保存,以保護當地生態和美學的平衡。至於其他雜亂無章、影響景觀的植被,將根據專業評估進行適當清除,以提升整體景觀質感。
然而,綠化並非單純的樹木移除或種植,還包括如何將當地自然元素融入觀光設施設計中。陳縣長強調,未來的景觀規劃將以環境友善為導向,並考慮到當地居民的需求,避免過度開發對生態環境帶來負面影響。這些措施不僅美化環境,也將為遊客提供更佳的觀光體驗。
除環境綠化外,陳縣長也強調了青嶼傳統聚落保存的重要性。青嶼是金門具有歷史意義的區域,當地許多閩南建築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見證了歷史的變遷與人文的傳承。這些建築不僅是金門歷史的重要資產,也是吸引遊客的重要元素。陳縣長已指示縣府建設處與文化局合作,對這些歷史建築進行詳細的評估,並制訂具體的修繕與保存計劃。
除了保存文物,陳縣長還特別關注了當地部分老舊房屋的修繕工作。他指出,這些年久失修的建築物不僅影響了當地的美觀,還可能存在安全隱患。因此,縣府將投入資源,針對這些老舊建築進行修復,並且維護青嶼天際線的整體視覺美感。這不僅是對歷史文化的尊重,更是提升觀光品質的必要措施,讓青嶼成為金門一處珍貴的傳統聚落,吸引更多文化愛好者前來參觀。
為了進一步促進金沙地區的發展,縣府已規劃沙青路(馬山圓環至青嶼)的道路拓寬工程。這項工程的目的在於改善當地交通環境,讓居民和遊客能更便捷、安全地往來各地。目前,縣府已完成初步規劃,並即將舉行第二次公聽會,聽取民眾意見,以便進一步完善細節。陳縣長表示,此工程不僅是解決交通問題,更是為了促進觀光產業的發展。
沙青路拓寬後,未來青嶼、馬山、官澳一帶的交通網絡將更加便捷,遊客不僅可以更輕鬆地造訪這些景點,當地的產業發展也將因此受益。陳縣長強調,拓寬沙青路是發展金沙地區整體觀光規劃中的重要一環,這不僅關乎當地的經濟發展,也能提升金沙鎮的整體形象,讓遊客體驗到更舒適、安全的旅遊環境。
縣長陳福海強調「修橋造路是好事」,不僅僅是改善交通環境,更是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他強調,完善的交通網絡不僅能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也能吸引更多的觀光客與投資者,促進地方繁榮。他提到,金門的道路工程不僅考慮到當前的需求,還著眼於未來的長遠發展,這樣的基礎建設能為地方創造更多機會,並帶動整體區域的均衡發展。
陳縣長表示,金沙鎮官澳地區擁有獨一無二的海岸線,這裡的自然景觀與馬山觀測所的廣闊視野相得益彰,再加上青嶼傳統聚落的歷史文化價值,這些優勢將成為金沙觀光廊道的重要基礎。他希望未來能將這些資源串聯起來,透過整體規劃打造成為金門新的觀光亮點,吸引更多遊客前來探索金門的美景與文化。
這條觀光廊道的串連,不僅將為金門帶來新的經濟活力,也將提升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陳縣長相信,這一項目在未來會成為推動金門發展的關鍵力量,讓金沙地區成為金門觀光的新亮點,並吸引更多遊客探索這片充滿歷史文化與自然之美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