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埔妙香寺奠安慶典 縣長陳福海祝賀祈福合境平安

縣長陳福海與奠安委員會人員及鄉親寒暄致意。(薛子軒攝)

縣長陳福海昨至西埔妙香寺晉匾祝賀重建落成奠安慶典,受到奠安委員會歡迎。(楊水詠攝)
金湖鎮西埔妙香寺重建落成於昨日起隆重舉行奠安慶典活動,祈求「妙相莊嚴神恩沐西埔,香蘊空靈法雨潤浯洲」。金門縣長陳福海率副縣長李文良及縣府一級機關單位首長主管人員前往參拜及主持獻典典禮,並晉獻書有「福裕德澤」彩匾一方祝賀。同時,縣長陳福海致賀詞表示,金門是一座佛島,以一份虔誠的心敬拜觀音菩薩及諸神明,祈禱護佑縣運亨通、地方興盛,風調雨順,讓百姓過更好的日子。
據西埔妙香寺重建落成誌記載:「妙香寺廟為鄉人信仰與心靈寄託之重要場域。民國一○五年受創於莫蘭蒂颱風,族人決議予以重建,擴大其規模,增建右廂房,一○六年農曆八月初六由縣長陳福海主持動工典禮,一○九年四月竣工,耗資總計新台幣一千一百萬餘元,同年農曆八月初二舉行入火安座。卜於歲次甲辰年菊月十二、十三建醮奠安,十五日重啟廟扉。此後,宮基永固,風調雨順,福被閭里,黎民安居。」
縣長陳福海率縣府團隊於昨天上午九時前抵西埔時,在西埔村口即受到妙香寺奠安委員會主任委員呂世壽率副主任委員呂水平、呂永林及委員和鄉親的隊伍熱烈迎接,沿路迎匾至妙香寺,洋溢著寺廟歡慶的喜氣。
西埔妙香寺奠安獻典典禮,由縣長陳福海擔任主獻官,在行上香後,縣長陳福海晉獻彩匾祝賀妙香寺重建落成,隨即依序獻鮮花、酒爵、牲儀、發粿、福果、香茗及金帛,並宣讀祝文祈佑浯島風調雨順,物阜民康,四時無災,五穀豐隆,百業昌隆,合境平安。最後,縣長陳福海率陪與獻者行三鞠躬禮致敬賀之意。
縣長陳福海致賀詞表示,敬天敬地敬神明是金門的傳統文化習俗與美德,他從政一路走來,受到鄉親的支持,記得當年競選金湖鎮長時,獲得蓮庵里八成的高票支持,這一份「一張票一世情」的恩情,是對他的疼惜和牽成,蓮庵里的點點滴滴記在心裡。
西埔妙香寺於一○六年間重建動土時,係由縣長陳福海主持典禮,經過七年妙香寺落成奠安慶典,縣長陳福海又主持獻典晉匾祝賀,他表示從政三十五年,在二十六歲立志當金門縣長,就想讓金門鄉親可以有更好的日子。同時,縣長陳福海說我們與廈門、福建及大陸之間要有更多友善環境,且看到金門與大陸有更好的良性發展及友善環境,對金門、對台灣,甚至對大陸都會更好。
最後,縣長陳福海再次感謝西埔和蓮庵鄉親的支持,以及對於妙香寺的付出奉獻。同時,他也表示如果有需要縣府協助的地方,可以跟縣府或鎮公所講,都會全力幫忙,祝福妙香寺奠安慶典順利圓滿,鄉親平安健康喜樂。
另,西埔妙香寺重建落成誌亦記載說;西埔原即有寺廟,供奉道教神明。清末,其後山每於晚間出現三道紅光,後神明指示,謂有三尊菩薩興起,要來佑護,率村民攜鋤頭等工具,挖出三尊石雕佛像。挖掘時,發現該處乃有一大型寺廟的遺址,尚留有大量石柱、石板及抱鼓石等石材。據長輩所述,原寺廟有「東嶽廟」字樣,推斷當係宋朝之前便已興建,後因金門風沙走石乃被埋沒。該三尊佛像即係於寺廟之廊廂出土,經鑒定為觀音菩薩、達摩及羅漢,依其雕工,為明宋之作品。
西埔寺廟原奉祀蘇王爺、朱王爺、六姓府及先生,在奉祀三尊佛像後,乃取該舊寺廟之部份石材,建以興修,多次顯聖,靈應無比,香火極其鼎盛。民國四十七年八二三砲戰時,西埔雖已有一座防空壕洞,然容量不足,部分村民於廟寺躲避砲彈,未有傷害。在一○八年普查時,發現有廣澤尊王印信一枚,經商議後復再奉請廣澤尊王、註生娘娘及福德正神等三尊神明。
西埔妙香寺重建落成誌指出,民國五十年村民興議重建寺廟,由旅居新加坡族人呂水草、呂水溝等人出資,呂鄭就鄉親捐獻宮地,至五十三年落成,原擬名為「竹安宮」,請私塾老師書寫匾額,私塾老師謂:「竹安宮係奉祀土地公,貴寺廟尚奉祀佛祖,用此名不妥。」遂命名為「妙香寺」之由來。
此外,西埔妙香寺重建落成於昨日起隆重舉行奠安慶典,活動項目包括有起鼓、掀樑、追龍、排粿粽、犒軍、拜斗等等。今日,妙香寺奠安將續舉行進表、祭典、過布橋、關廟門的各項慶典活動;後天十七日,妙香寺將啟扉開門,以及舉行祭典、獻供、鎮燈與辭神安位後,妙香寺整個一連三天的重建落成奠安慶典,始告一段落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