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食農教育 金大教導鄉親高粱豆腐乳和饅頭

金大食品系師生走進社區教導居民製作高粱豆腐乳和手工饅頭。 (金大提供)
國立金門大學執行農業部113年食農教育推廣計畫,以金門高粱產業為基礎,開發食農教育系列體驗課程,訴求友善種植、健康、支持在地小農,落實大學社會責任。
金大指出,日常飲食與農業發展具有密不可分之關係,如何增進國人認識農業、食材生產及環境友善等,將是食農教育發展之重點,若能落實推動,有助我國向永續發展目標(SDGs)邁進。金大獲農業部補助執行113年食農教育推廣計畫,以金門高粱產業為基礎,開發食農教育系列體驗課程。
金大食品系主任楊楷民表示,此次與金門高中共同合作高粱虛擬實境體驗課程,以高粱生長過程為基礎素材,打造身歷其境,又具備互動性的高粱生長環境體驗,期望透過完善學習情境,讓學子於體驗學習中同時建構知識,進而增進知識靈活運用之能力。該計畫也邀請高中化學學科中心的專業教師群共同研習體驗,為金門高粱農業特色及循環經濟發展,付出一份心力。
金大指出,現在的學生大多沒有務農經驗,經由實地操作,可推廣食農教育,可以讓他們了解什麼是友善農業,看見農產品的價值,將來成為友善農業消費者。農業創生將大學資源與場域結合,讓學生有機會能實際操作所學。
金大表示,該校於高教深耕計畫支持下,由食品系賴盈璋教授帶領學子走進金門各社區進行服務學習,教導社區居民製作高粱豆腐乳和手工饅頭,這些熟悉的美味不僅喚起了長者們的童年回憶,更是學生與居民情感交流的橋樑。師生於食農教育推廣過程中,展現學生們食品專業,更加深了學校與社區的連結和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