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龍門國中訪烈中 感受金門與烈嶼的文化特色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加泰/烈嶼報導。
點閱率:732
台北市龍門國中師生來金與烈嶼國中師生進行校際交流活動。(烈中提供)

台北市龍門國中師生來金與烈嶼國中師生進行校際交流活動。(烈中提供)

台北市龍門國中師生來金與烈嶼國中師生進行校際交流活動。(烈中提供)

台北市龍門國中師生來金與烈嶼國中師生進行校際交流活動。(烈中提供)

體驗製作高粱掃把的傳統技藝。(烈中提供)

體驗製作高粱掃把的傳統技藝。(烈中提供)

龍門國中校長洪國峰帶領師生來金與烈嶼國中進行校際交流,烈中校長黃文華、榮譽會長李良財、家長會會長林長竣、校友會會長蔡金爵和師生熱情歡迎龍門國中師生的到訪,讓遠道而來的客人有賓至如歸的感受。
烈中剛成立的國樂團,演奏經典樂曲《茉莉花》和熱情洋溢的《歡樂的夜晚》來迎賓。雖然這支樂團成立不到三個月,但音樂的感染力卻直擊人心,讓在場師生深刻感受到傳統音樂的迷人魅力。緊接著,成立已三十年的烈嶼國中醒獅隊帶來震撼的演出,學生以矯健的身姿和生動的獅舞,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龍門國中學生也帶來回禮,以該校自創的招牌表演龍拳與新式健康操亮相,表現出剛柔並濟的武術動作和青春活力。兩校師生共同為彼此的努力喝采,欣賞著彼此學校特色文化的異彩。
烈中特別安排烈嶼在地特色的手作高粱掃把課程,邀請陳家揚擔任講師,帶領兩校學生體驗烈嶼特有的高粱掃把編織技術。在陳家揚指導下,學生們不僅學習到高粱掃把的製作技巧,更了解這項傳統工藝背後的文化意涵與歷史淵源。陳家揚還將文化傳承與在地創生的觀念融入課程,啟發學生思考如何將傳統技藝融入現代生活。現場師生一邊編織掃把,一邊熱烈討論,為這堂課程增添智慧與趣味。
第二場手作課程,由在地文創工作者林清渠帶領進行手作汽水,並聽烈嶼汽水的故事。林清渠說,華南汽水廠1970年在烈嶼(小金門)創立,早期生產的汽水供烈嶼全島軍民之用,也是金門五大汽水廠之一,以明星商品「丸樂汽水」,力拚其他4家汽水廠招牌汽水。在文化局輔導下,2014年對汽水廠展開整修,並進行藝術牆創作,汽水廠空間保留改善,取名「丸樂世界」。兩種地方特色課程,吸引龍門國中師生的興趣。
活動尾聲,兩校學生互相交換了紀念品,各自分享兩校開發的文創品。龍門國中校長洪國峰表示,第三次來到烈中交流,每次來都有驚喜,兩個學校透過國際教育課程進行交流,讓學生在學習中進行交流與合作,達到校際交流的目的。洪國峰也歡迎烈嶼國中回訪龍門,一起讓兩校的交流可以長長久久。
烈嶼國中校長黃文華感謝洪國峰校長帶領龍門師生來到偏鄉烈嶼,讓烈中學生能有與台北市的同學進行學習交流的機會,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這是相當難得的。黃文華表示,此次的活動不僅看見彼此的特色與風采,更希望這份友誼能持續下去,讓文化與教育成為連結彼此的橋樑,展望未來,有更多文化交融的機會。
黃文華指出,這場跨越地域的交流活動,為烈嶼國中與龍門國中的師生們帶來無限啟發,也為未來更多校際合作揭開新篇章。烈中將持續推動在地文化的發揚與國際教育的拓展,期待未來有更多機會與其他學校攜手合作,為學生們編織更多充滿驚喜的學習旅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