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會專案報告 議員質詢二通、產發處組織編制、外來種移除議題
金門縣議會副議長歐陽儀雄昨主持議會第八屆第四次定期會第十一會次專案報告議程。(楊水詠攝)
縣長陳福海在議會專案報告備詢。(楊水詠攝)
金門縣議會第八屆第四次定期會昨日第十一會次專案報告議程,由議會副議長歐陽儀雄擔任主席主持,議員陳泱瑚、洪鴻斌、董森堡、蔡水游、洪成發、李養生在會中,分別針對金門縣都市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金門縣政府產業發展處成立後組織人事與預算檢討、金門地區外來種動植物移除作業的三項專案報告議題提出質詢和建議。
此次,議會定期會期排定昨天及今日兩天的專案報告議程,審定五項專案報告題目:一、金門縣都市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專案報告。二、金門縣政府產業發展處成立後組織人事與預算檢討專案報告。(內容包括:1、產業發展處核定人事編制。2、縣府各局處組識調整狀況。3、原局(處)人事與計畫案之預算結構、整併檢討、組織目標與未來工作計畫。4、114年度產業發展處施政預期成效。)三、金門地區外來種動植物移除作業專案報告。(內容包括:1、各物種類別之侵入時間、物種危害與影響、移除啟動時間。2、各項防治作業現況及人事預算。3、預計完成防治作業規劃期程。)四、金酒公司調降114年度總體營收目標專案報告。五、金門酒廠(廈門)貿易有限公司專案報告。(內容包括:1、協助金門青年跨海創業之期程規劃。2、金門酒商供過於求之解決方案。3、維持穩定永續行銷秩序及重建金酒品牌尊嚴之通盤檢討。4、處理大陸市場假酒及終結竄貨亂象之具體措施。5、總經銷案決標後,精簡廈門公司員額數及執行時間表。)
●議員陳泱瑚質詢表示,此次議會邀縣府建設處進行金門縣都市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專案報告,正值金門縣都市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期間,縱觀金門劃設全島特定區都市計畫,但在其檢討太過保守,希望透過專案報告由議員提出建議作為二通檢討和建設方向,況且都計事關地區發展攸關重要。
陳泱瑚指出,在都計有關自然村擴大,內政部營建署都不同意。對此,建設處長黃儒新表示,縣府一一○年自然村擴大經縣都委會同意後提報中央都委會,內政部確實還有想法,請縣府修正。陳泱瑚認為縣府應有更多策略作法,譬如範圍不讓我們擴大,容積能不能調高?自然村容積實施有二十幾年,建議經由二通自然村容積調高至二百四十,是不是有辦法?
對於保存自然村風貌,陳泱瑚表示支持的,閩南建築福建沿海僅有金門保持最完整,但如何保存的更加精緻,是不是挑選自然村風貌較多的,讓利給閩式建築聚落,大力獎勵閩式建築聚落保存的更加精緻,不然一百六十三個自然村如何去開發及建設?
陳泱瑚對於自然村擴大,他建議一是調整自然村容積至二百四十的方向努力,藉著二通與內政部好好溝通,爭取內政部的支持;二是檢討海岸線的開發,廈門環島路、觀音山至五通、翔安的整個海岸線都開發起來,反觀金門沿海的現況,即可了解我們海岸線的低開發狀況,因此整個西海岸是否朝風景區劃設,以利其開發建設。
另,對於陳泱瑚詢及二通檢討時程,建設處長黃儒新表示目前先把道路、公共設施及宗教提出來檢討,以及蒐集意見和彙整作業。同時,陳泱瑚質詢計劃道路劃設的私有土地解決方法,黃儒新表示目前以協議價購(用市值),或是土地等值交換,至於容積轉移也是方式之一。
陳泱瑚指出,小金計劃道路三百平方米(公尺),轉移到自然村或擴大區用地只有三十平方米,不公平,應檢討制度,建議由地價公告現值做調整,公共建設始有辦法執行,金門才有發展。另,填海埔新生地是否先劃設都計用地,如新加坡透過海埔新生地已增長五、六百平方公里的面積土地,金門亦應未雨綢繆的做好檢討工作。
●議員董森堡表示,縣政府產業發展處成立在縣長去年努力和議員呼籲之下,終於落實,是否已尋覓產發處業務適當人才?縣長陳福海表示財政處科長有一部分會移撥,董森堡表示產發處預計明年一月十六日正式成立,統合預算約有四億元預算,並在產發處成立後整併工策會及三創平台的組織調整,避免疊床架屋的情事,但三創平台明年預算九百五十萬,完全由縣府自籌自辦,結果執行的業務評鑑指標竟然如此低落,只需要一對一創業諮詢服務五十人,舉辦創新創業購物節一場次、創業家交流會或創新活動兩場次和廿四小時的創業培訓系列課程,比一個勞動部百來萬的計劃案還不如。
另,董森堡指出,工商策進會明年編一千二百萬的預算,人事費高達七百六十三萬(僅有八個人,月薪近百萬元),完全沒有評鑑的指標,還有二個副首長,請問工策會及三創平台需要調整?對此,建設處長黃儒新表示,在產發處成立後將對內部組織做一討論和整併;其次,三創平台明年預算九百五十萬將成立青創及產業輔導、工商策資,並考慮用內部方式作計畫指導。
董森堡建議說,三創平台明年預算九百五十萬直接刪除,三創平台成立之前是金門青年發展中心,後來臉書粉絲專頁改名為金門青年三創平台;教育部青發署日前公告各縣市政府青年事務專責單位、青年組織設置情形彙整總表,金門是全國唯一沒有成立的縣市政府,三創及工策會每年花二千多萬預算,至今未有專責青年政策諮詢單位,有相當檢討的空間。
董森堡指出,將於議會第八屆第四次定期會提出成立「青年政策諮詢發展委員會」及公開徵求委員的提案,縣長會不會支持?縣長陳福海表示,以前沒有做的,數據上顯示的我們一定要馬上做,三個月內成立青年諮詢委員會,公開聘請青年委員;以前有在做,我們要讓大家知我們在做什麼,建設處也做很多,沒有清楚告訴我們青年朋友;至於三創平台及工策會預算,我們可以來思考看看!
●議員洪成發表示,金門縣都市計畫自八十一年底戰地政務解除後實施,很多鄉親不知道都計劃設情形,經過二十幾年,對於自然村的發展狀況是否有實地的了解?之前,前幾任縣長有計畫擴大自然村面積,經重新調查之後也沒有做出調整和擴大。黃儒新指出,自然村擴大就是二通要辦理的檢討部份,並擬訂發展率及擴大的回饋和處理原則,均送都委會審議。
洪成發指出,金門的發展改變很大,自然村劃設有大有小,前縣長李沃士有提出擴大自然村範圍計畫,至今自然村仍未擴大;烈嶼濱海大道以外在民國一百年都屬國家公園管理範圍,後經建議從羅厝漁港至青岐釋放一百九十二公傾,之後未在做調整的狀況。
洪成發說,行政部門所有政策自己規定,自己綁死自己,後續要解套都很困難,像自然村的洋樓申請建住宅需經文化局同意,長此下去,金門如何發展?從軍管至今,金門的發展在哪裡?黃儒新說明有文資身分的才需文化局審議處理,將參照議員建議做一些檢討。洪成發認為有些政策不要自己綁自己,不合理的,都要在二通全盤的檢討。
記者陳冠霖/議會報導
縣議員洪鴻斌關注烈嶼地區的都市規劃,提出多項質詢,要求建設處詳細說明此次檢討中對烈嶼地區的具體調整方向與未來發展規劃。他表示,烈嶼作為金門重要的區域之一,其土地利用與基礎設施應獲得更妥善的規劃,以回應當地居民的期望並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建設處長黃儒新回應,針對烈嶼地區的都市計畫檢討,建設處已經展開深入研究,並針對部分公用設施和農用設施提出改善建議。
洪鴻斌對現行的都市計畫表示,整體規劃過程中未充分考慮金門鄉親的生活需求與實際情況,導致許多土地使用安排與當地居民的期待脫節。他舉例指出,目前金門縣內有些土地被規劃為公園用地,但卻包含民眾的私有土地被劃定為公園預定地,導致民眾的土地使用權利受到限制。他表示,這種劃設方式對居民來說既不公平也不合理,並呼籲縣府對這些不再具有保留必要性的土地進行重新評估,解除列管,還地於民,以促進地方發展和民生福祉。
洪鴻斌指出,過去因國家公園撤出而被劃為保護區的大量土地,目前未能有效發揮其應有的價值。他建議,應重新檢視這些保護區的用途,並考量將部分地區重新規劃為風景區。他認為,透過適當的景區化規劃,不僅可以吸引更多的觀光客,還能創造當地的經濟效益,為烈嶼地區帶來新的發展契機。他強調,烈嶼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特色,若能善加利用,將能大幅提升其旅遊吸引力。對於洪議員的建議,黃儒新處長表示,目前的法令確實允許部分保護區在特定條件下進行開發,但相關開發必須附帶條件限制。
此外,針對海岸地區的規劃,洪議員提出質疑指出,過去的都市計畫明文規定,自然村應距離海岸線至少100公尺,但現在卻有許多市地重劃的土地被規劃在接近海岸線的位置,這讓人質疑縣府在土地規劃上是否採用雙重標準。他希望未來能制定更一致且公平的規劃標準,避免讓民眾感到不公或混亂。
洪鴻斌強調,都市計畫的通盤檢討是每十年才進行一次的重要工作,這是塑造金門未來發展的重要契機。他呼籲建設處應更加重視烈嶼鄉的土地規劃,在送審之前務必與縣議員及地方居民進行充分的溝通,將各方的建議與意見納入考量。他表示,烈嶼雖是金門的偏鄉,但同樣應該享有全面且周延的發展規劃,確保這片土地能夠在都市發展中不被忽視。
縣議員蔡水游在質詢中指出,紅火蟻、孔雀、互花米草等外來種對金門造成的環境威脅不容忽視,特別是紅火蟻叮咬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互花米草則侵占沿岸濕地生態,嚴重破壞原生生態系統。他認為,單靠縣府資源進行外來種清除工作可能事倍功半,應該運用中央補助的經費,與地方社區合作。他建議縣府建立外來種認養機制,將清除工作發包給社區團體或合作社來負責,既能提升清除工作的效率,讓社區居民在守護家園的同時,也能獲得經濟收益。
對此,建設處處長黃儒新回應表示,縣長陳福海對外來種入侵的議題高度重視,並已多次要求各部門加強協調,共同應對這一挑戰。黃儒新指出,縣府目前已完成對縣內嚴重外來種的全面盤點,針對紅火蟻、孔雀、互花米草、銀膠菊和鴿子等五大外來種制定了分階段處理計畫,將從高風險區域逐步推進治理。他強調,縣府非常認同議員所提到的社區合作模式,將積極研究建立相關機制,透過社區參與來實現外來種清除工作的本地化,確保工作落實到位。
縣議員李養生針對金門的都市計畫與國家公園相關議題提出質詢,並提供多項建言。李養生強調,都市計畫應進行全盤檢討,以確保地方發展的全面性與合理性,同時呼籲對國家公園的管理進行改革,以釋放更多發展空間。李養生表示,金門的都市計畫長期以來採用局部修補的方式,缺乏全面性與系統性。他建議,應對都市計畫進行全盤檢討,並在規劃中明確劃分商業區、住宅區等功能分區,以提升都市發展的秩序與效率。此外,他認為,金門都市計畫若直接套用台灣的相關法令,並不符合地方實際需求,因為金門的地質與環境條件與台灣有顯著差異,需要量身訂做適合金門的規範。
在建築規劃方面,李養生指出,目前金門自然村內的建築普遍存在方向歪斜、不整齊等問題,不僅難以展現現代化城市的風貌,也未能有效利用土地。他建議應採取「地盡其利」的策略,考量金門岩盤適合打地基的特性,允許建築物增加高度,進一步提升容積率,以促進都市現代化發展。對此,建設處長黃儒新回應,城鄉發展與都市風貌已列為都市計畫二次通盤檢討的重要議題,相關規劃將一併納入檢討辦理。
針對國家公園的管理,李養生指出,目前金門國家公園的腹地佔地3,500多公頃,比例過高,他認為500公頃就已足夠。他批評,國家公園的相關法令本身不周全,對金門地方發展造成嚴重限制,導致許多區域無法開發,進而影響經濟活力。他以古寧頭為例,表示國共戰爭讓該地成為廢墟,但國家公園接手管理30年後,古寧頭依然沒有發展,這樣的情況非常不合理,應大幅縮減國家公園的管轄範圍。
李養生進一步舉例,新加坡50年前的土地面積與金門相當,但經過填海造地,如今國土面積已經擴大至原本的五倍。他認為,金門卻因國家公園法令的限制,導致海岸線無法拓寬,錯失許多發展機會。此外,金門解除戰地政務多年來,人口始終未見明顯成長,他呼籲縣府應加速產業發展,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留住年輕人,並將民生、經濟、產業問題一併納入都市計畫的通盤檢討中。對於議員的建言,建設處長黃儒新回應,縣府一直以來都有與國家公園相關單位進行溝通,並反映地方的需求。他強調,未來將持續溝通國家公園釋出更多地區還給金門,為地方發展創造更大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