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戰地文化與創意融入教學 范佳莉二度獲優良教案

金城國中今年在國防教育的教案開發上再度傳來好消息,范佳莉老師於教育部第二屆國民中小學全民國防教育融入式獲得優良教案的肯定,這也是范佳莉第二度獲選。(金城國中提供)
金城國中今年在國防教育的教案開發上再度傳來好消息,范佳莉老師於教育部第二屆國民中小學全民國防教育融入式獲得了優良教案的肯定,這也是范佳莉第二度獲選。
該教案以心戰‧新戰為名,設計了「探訪戰地古蹟」、「心戰歷史」、「新戰認知作業」、「媒體美感編排」、「媒體識讀」等一系列的主題課程,別出心裁的課程設計及教學活動安排,獲得了評審青睞,並一舉奪得佳績,讓同校的師生與有榮焉。
此次的課程由從金門戰地史蹟做為課程出發,透過金門豐富的戰地的史蹟與資源做為題材,並整合藝術、歷史、資訊等內容,進行跨領域的課程設計與議題的統整,並透過議題設定的討論、觀察、實作、探索、反思等學習歷程的規劃,帶領學生能更深入的感受與了解身旁濃厚的戰地史蹟文化特色,建立居安思危的國家意識與媒體識讀能力。
此次的課程也跳脫出了一般國防教材的課程設計,透過史蹟的探訪帶領學生更能深入瞭解戰爭議題,並由金門各項過去的戰爭心戰的手法解析,了解兩岸之間冷戰時期,藏於猛烈砲火之下的暗潮洶湧的心理角力過程。
此外,教案也透過古今戰爭型態的差異,認識俄烏戰爭中,新型態的心戰模式及戰爭手法,並由媒體識讀的素養建立,來判別假新聞,並進一步培養求證事實的多文本閱讀能力,藉由同樣議題的不同新聞比較,來建立閱讀觀點,並也建立媒體思辨的判斷能力。
教案設計者范佳莉老師表示,感謝教育部、董森堡議員、國家公園、文化局、教育處各方的支持。為了要構思教案,自己也在各項的軍事體驗中尋找靈感,更一度搭著軍艦前往南沙群島,透過戰地的考察,來思索戰爭與生活的連結。教案的設計希望可以在過去的戰地史蹟中,帶學生窺見不同時間軸線中的金門狀態,也能引導學生一起找尋存在於這些遺跡的地理特性與歷史脈絡,並能讓學生除對軍事遺跡的保存議題、戰爭生活的想像有更深入的認識與討論,這也會讓學生對於在地的文化議題有更深的探究動機。而透過美感元素的融入,帶領學生去用不同的角度切入史蹟,對於自己和學生都是很棒的課程嘗試。
金城國中校長謝志偉表示,美感與跨領域能力是當今非常重要的教育重點,透過國防與美感的結合,學生從過去實體的心戰走進了虛擬世界的新戰,創意的教案,為國防的教育激盪出了新的火花,也給學生帶來了很不一樣的學習體驗,更讓學生們能在美的創作中找到自信。
此外,城中近年在美感的推動上,也有相當多的努力,各項的學校慶典便透過師生的努力,結合美感元素,展示媒材創作中的色彩、和諧、質感及比例,讓美的感受深耕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核心的目標就是希望透過環境的形塑,讓美感回溯師生的生活,留下美的印記。今年,學校也獲選了教育部校園美感再造的競爭型計畫,目前學校團隊正積極地透過進一步的校園空間改造,為師生們種下新的美感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