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就職二周年施政成果—觀光文化篇 完備觀光量能 結合文化與創意再現金門風華

縣長陳福海關心地區古蹟活化,與地方耆老交換意見。(薛子軒攝)
金門縣長陳福海上任即將滿二周年,金門縣政府公布縣長就職二周年施政成果報告,包括教育、觀光文化、宜居、社福醫療、簡政便民等不同政策面向,向金門鄉親們報告,讓民眾了解縣府的施政成果。
展現永續「金」魅力,再現閩南文化風華
「將金門打造成為海內外旅客心目中首選旅遊目的地」,是縣長陳福海主要施政軸心,隨著陸客逐步增加,也是金門開展文化觀光新視野與新契機的時候,整合金門在地各方資源,用文化打造品牌,增加其廣度與深度,提出具特色、品質的創新遊程,以逐步厚實提升金門觀光競爭力,開創金門觀光新格局。
恢復陸客來金、促進兩岸交流
觀光是金門經濟發展的重要命脈,在金門各界多方努力之下,福建省公安廳出入境管理局於113年9月27日宣布恢復辦理福建省居民赴金門旅遊簽注,包括6個月一次有效的「個人旅遊簽注」及「團隊旅遊簽注」,可經小三通航線來金旅遊。11月9日更有高達1,475名的大陸旅客蒞金旅遊,創下自9月27日開放福建居民赴金門旅遊簽注後,大陸旅客單日入金的人數高峰。
縣府完備在地觀光量能,辦理縣內產業輔導,全面提升服務品質與競爭力,同時也持續向大陸委員會爭取逐步放寬大陸居民赴金旅遊申請程序,讓入金證申辦程序更簡化、手續更便捷,加快推展恢復陸客來金旅遊進程。
辦理宗教交流 帶動觀光發展
「2024『金門迎城隍』浯島祈福巡安繞境活動」、台灣開山媽祖聯誼會「2024甲辰年全國媽祖金門巡安祈福慶典」、桃園龍德宮四媽祖金門徒步巡安,吸引臺灣及本地數千信徒共同參與,創造多元文化旅遊體驗,帶動在地經濟發展。透過媒體的廣泛報導宣傳,金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大幅提升,有助於吸引更多的遊客前來探索和體驗金門獨特的宗教和文化底蘊,也為金門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希望。
打造智慧交通管理 提升友善交通
113年5月28日金門交通管理中心啟用,讓民眾即時掌握道路車輛動態,讓用路人行經城區可以選擇行駛不擁塞路段,使駕駛人行駛道路時更為順暢,縮短旅運時間、提升用路安全。
幸福巴士服務再升級,113年3月1日啟動金沙、金湖地區25路、27路、31路及32路等4條公車路線,以大車換小車概念撙節營運成本並減少碳排,串接偏遠地區最後一哩路。更新金門公車APP,提供幸福巴士彈性預約班次功能,以「固定班次」搭配「彈性預約班次」服務並行,提供可及性更高的運輸服務。
推行「永續金綠宿」標章,強化旅宿品牌形象
縣府為推廣環保永續發展(SDGs)概念,提升金門觀光旅遊與世界接軌,首度推出「永續金綠宿」標章,透過研習課程、工作坊、實地訪查指導及評鑑認證,推廣地區旅宿業者對永續發展觀念。計21家旅宿業者取得「永續金綠宿標章」,成為環保守護者,共同攜手打造金門觀光永續島嶼。
提升業者服務品質,積極輔導地區合法民宿取得「好客民宿」認證標章,金門縣好客民宿數量計有147家,佔地區民宿比例約30%,比例在全國排名第一。113年計有8家好客民宿獲選為百大金質好客民宿,為金門觀光旅宿業增添光彩。
金門設計問鼎計畫,讓世界看見金門
金門設計問鼎計畫是年輕設計師展現創意的平台,以金門的歷史文化、自然景觀和地方特色為核心,展現了青年設計師的無限創意與對家鄉的深厚情感。今年共有28所大專院校的設計新秀齊聚金門,吸引超過208件作品參賽,創下歷屆新高。
將金門的地方文化與設計創意相結合,不僅在設計領域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也為金門的文創產業注入了新活力。得獎作品代表金門參加國內外設計賽事,並有望在113年底到114年期間於各大國際設計競賽中斬獲佳績,將金門的獨特魅力呈現給世界,提升了金門在全球的知名度與文化價值。
古蹟活化創新意,文化資產新活力
古蹟的活化利用是文化政策中的關鍵一環,應結合現代需求進行規劃,讓古蹟成為文化交流和社區生活的一部分,使新舊並存及永續營運發展。后宅王金城洋樓、官澳藏興古厝修復完成後,所有權人將分年進行民宿活化,重現文資古厝洋樓建築特色,帶動地區觀光發展;西園鹽場獲中央補助進行展館展示更新、建立視覺識別系統及成果導覽推廣,吸引更多遊客前往參觀遊覽,拓展傳產觀光創生產值效益。大古崗董允耀洋樓將於修復後,分年活化發展為「燈」陳列館,與文化部台南生活美學館合作國際藝術家駐村計畫,以妥善保存、展現珍貴文資建築新生命,及帶動在地村落傳統工藝與觀光產業振興發展。
修復特色建物,再現歷史風華
中央C類無形文化資產補助案,113年度獲得文資局補助金門縣傳匠工坊建置計畫、傳統技術工匠職能課程案、文化資產修復推廣工作坊等三案,計畫總經費合計1,925萬元,中央補助比例達80%,以提升本縣無形文資傳統匠藝保存技術傳習發展工作力道、效益。
杜蘇芮颱風過境造成多處古蹟、歷史建築受損部分,獲中央補助緊急修繕6案,總經費約3,600多萬元,執行本縣重要文化資產緊急修復工程,提升古蹟洋樓文資建築防護力道,回復文化資產原貌,減少公共安全問題。
辦理傳統建築物活化再利用工程目前共計11棟,建築型式有店厝及一落四櫸頭等樣式,除1棟由縣府直接管理、1棟由縣府委外經營,其餘9棟依縣府傳統建築活化利用原則辦理公開標租,其中6案(6棟)已完成簽約,另1案(3棟)目前辦理第5次標租作業。後續將辦理相關說明會,媒合廠商出資針對古蹟、歷史建築及有意參與之傳統建築標的物進行修復及活化,為曾經荒廢的傳統建築物找回風貌並重新賦予新生命。
金門話復振傳承,保存在地文史
語言是文化的核心,金門話作為金門獨特的方言,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與文化內涵。縣府積極聯合家庭、學校、社區以及民間團體,共同推動金門話的應用與推廣。在學校方面,開設金門話課程,鼓勵學生從小學習與使用金門話;在社區方面,設立語言環境創建計畫,將金門話納入日常生活中,成為家庭和社區文化的一部分。開展金門話宣傳行銷活動,提升金門話的社會接受度與使用率,讓金門話成為一種時尚與生活態度的象徵。
金門社區營造工作以「在地文化」為核心,輔導34個社區進行文化再造,將當地的歷史、地理、產業、景觀等元素進行整合,並設計動態及靜態的展示形式,推動在地文化的保存與傳承,讓金門每一個角落都成為展示當地文化魅力的舞台。
推廣金門地區鄉土生活文化,出版金門村史、獎助個人出版及金門口述歷史等,保存和推廣在地文史,作為金門重要史料及未來縣志纂修之參考,其中112年度出版的金門村史6冊,獲得113年度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獎勵出版文獻書刊得獎(地方志書)優等獎,屢獲中央肯定。
持續辦理「浯島文學獎」,鼓勵文學創作,以文學視野提高金門藝文風情,記錄屬於這個時代的金門記憶,連帶推展地區文化與觀光號召力。
提升閱讀風氣,優化借閱服務
金門縣立圖書館帶動各鄉鎮圖書館共同推廣閱讀,充實圖書館藏,升級閱讀設備,榮獲113年3月27日由教育部、國家圖書館共同辦理的「112年臺灣閱讀風貌及全民閱讀力年度報告」10個獎項,其中本縣再次獲得「整體閱讀力表現績優城市(縣市人口40萬以下組)」獎項,金寧及烈嶼鄉立圖書館皆獲得「整體閱讀力表現績優城市」獎項,表現優異亮眼。
紙本圖書外,持續優化圖書館智慧化服務,113年1月啟用本縣圖書館館藏查詢網頁,使手機及平板等行動裝置利用本縣圖書資源更為便捷。
觀光是金門經濟重要支柱,打破慣性思維,結合民間資源與創意,導入實際體驗遊程,推動綠色旅遊,維護自然景觀生態,打造嶄新的金門觀光品牌與形象。推廣陸客來金旅遊,發揮區位優勢,拓展兩岸與國內、外多元旅遊客源,擦亮「金」字招牌,期待創造地區旅遊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