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閩台書院文化交流 燕南書院組團共襄盛舉

文脈賡續.薪火相傳,2024閩台書院文化交流在福州啟動儀式,左起兩岸書院代表黃星、鄭智明、游炎燦、楊樹清、馬照南、林安梧、王維生。(鐘永和/福州傳真)

燕南書院院長楊樹清開幕致詞。(鐘永和/福州傳真)
12月25日是南宋大儒朱熹任泉州府同安縣主簿兼學事釆風、視學所肇建或倡建的浯洲燕南書院復現、啟動12周年日,院慶之際,書院一行再次登陸,赴約為期5天的2024閩台書院文化交流。
活動於昨(12月26日)下午3點半在福州正誼書院揭幕,兩岸書院山長齊聚,金門燕南書院院長楊樹清、榮譽院長陳慶元組交流團襄盛,楊樹清並代表台灣書院開幕致詞,介紹燕南書院的歷史因緣,位於金門西半島的燕南書院,文獻載,建於南宋紹興,為泉州府同安縣主簿兼學事朱熹所肇建或創建,書院消逝後,明朝末年,改建為奉祀清水真人的太文巖寺。因缺乏文獻、圖錄可佐證,形式與規模不可考,當今重現的燕南書院、太文巖寺,是依據歷史學、堪輿學、書院建築規制及當地耆老訪談等相關研究,想像、推敲出的產物:書院坐南朝北向,採三進兩院之空間格局,形式則採傳統閩南寺廟的建築風格。燕南書院第一進為出口山門,第二進為供奉清水祖師的太文巖寺(正殿),第三進則為朱子祠(書院空間)。
楊樹清述及,朱熹采風浯洲,曾在唐代馬侯祠留下一首逸詩〈次牧馬王祠〉(又作次牧馬侯廟):「此日觀風海上馳,殷懃父老遠追隨。野饒稻黍輸王賦,地接扶桑擁帝基。雲樹蔥蘢神女室,岡巒連抱聖侯祠。黃昏更上豐山望,四際天光蘸碧漪」。8百年後,「金門縣燕南書院暨太文巖寺」獲台灣文化部登錄為文化景觀後,復建工程於2012年12月25日,歡喜入厝、開光安座,寫下島民集體創作、復現一座宋代書院與明代五大名寺的人文傳奇。
開幕致詞後,28號登武夷山前,上午在建陽考亭書院閩台書院文化雅集,楊樹清將再作專題報告談「朱熹文化活水的流布」。
「文脈賡續.薪火相傳」,2024年閩台書院文化在福州正誼書院開幕,福建省炎黃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馬照南、福建省閩台文化交流中心主任鄭金龍、金門燕南書院院長楊樹清、台灣元亨書院山長林安梧、台灣陽明書院院長溫明正、台灣奉元書院監事蔡耀慶等兩岸書院院長、專家學者近百人參加活動。
馬照南為此次活動致詞,他指出,書院文化,歷經千年沉澱,在加深閩台文化交流與心靈契合方面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新時代下,我們應致力於讓書院文化成為中華傳統文化創新發展的不竭源泉,深入挖掘其蘊含的哲學智慧、道德觀念及教育價值,並將傳統教育理念與現代教育體系巧妙融合。同時,推動書院文化振興與兩岸文旅產業的深度融合,以此提升文化傳承與創新能力,激活書院文化的內在活力,強化融合發展效應。
燕南書院院長楊樹清表示,燕南書院將堅定不移地發揮朱子文化作為橋梁的作用,聯結兩岸書院,積極推動兩岸書院的融合發展。
正誼書院院長葉建勤簡要概述了福州豐富的歷史文化背景,並分享了近年來福州在傳承與保護書院文化方面所採取的具體措施。同時,他對兩岸嘉賓蒞臨福州表示了熱烈的歡迎。葉院長認為,此次活動能夠在正誼書院舉辦,是福州市在書院文化傳承與發展工作方面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推動兩岸融合發展、開展務實合作的典範之作。
此次活動由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福建省文化和旅遊促進會主辦,福建省閩台文化交流中心、福建省圖書館、南平市文化和旅遊局、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會承辦,為期5天,走訪福州正誼書院、熹茗書院、嚴復書院、南平考亭書院、武夷山丹韻堂茶書院、五夫朱子理學小鎮等儒學氛圍濃厚之地。活動內容多元,形式多樣,處處彰顯精彩亮點,包括開幕式、兩岸名家主題演講、主題對話、主題分享會、閩台書院文化雅集等系列活動,邀請兩岸書院的山長、專家學者在書院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研討兩岸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活化並進,讓兩岸更多青年學子進行傳統文化活化的多元嘗試,真正做到書院薪火相傳,以文化交流為紐帶,增強兩岸青年學子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責任感。
主題演講聚焦當代書院發展,篔簹書院創院山長王維生認為,當代書院的未來發展要立新命、開新局,書院要參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構建,為建設中華民族的現代文明做出當代書院應有的貢獻,這是書院未來發展的新機遇新使命。在國民現代化或者說在公民現代人格培育方面,發揮書院應有的作用,既是對傳統書院教育教化功能的傳承,又是與當代教育5.0中關於「培育全面發展個體」的目標相一致,更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應有之義。
台灣元亨書院山長林安梧從「延平郡王祠」及「林家花園」的對聯起論,強調公民儒學與社會實踐,文化土壤的厚植和君子教養的培育是中華文明復興的關鍵,透過厚植文化土壤,培育君子教養,推動中華文明的復興,我們才能夠共同邁向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主題對話聚焦創新策略,現場,閩南書院山長葉明義、台灣陽明書院院長溫明正、文儒書院院長孔海欽圍繞「書院的原貌,書院儒家傳承」展開對話,分享了閩台書院的特點與文化精髓,認為當代書院儒學傳承與創新,要透過開展各類文化實踐活動,挖掘與詮釋中華經典文化的內涵及現實意義,秉承書院精神,創造機會魅力吸引,引導與突破書院經典改革,方能標新立異,在儒學傳承基礎上發揮創新舉措。台灣奉元書院蔡耀慶、仙岳書院山長方宇圍繞「談書院的復興與未來發展」展開對話,認為閩台書院文化交流是新時代的文化使命,我們要邁向新徵程、展示新作為,推動兩岸書院文化交流與合作計劃,要適應現代社會結構與現代人的生活模式,傳統文化必須設法讓它跟我們的現代生活脈絡連接起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信念共同前行。
主題分享共築願景,主題分享會環節邀請到陽春書院朱朝陽院長主持,金門燕南書院,台灣奉元書院、咸臨書院代表與福建書院代表學者齊聚一堂,共襄盛舉,圍繞閩台書院文化的深厚底蘊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展開了精彩紛呈的分享與交流,不僅回顧了歷史長河中閩台書院文化的璀璨篇章,更著眼於新時代、新徵程的廣闊背景,深入探討了如何發揮閩台書院在當代的文化價值,共同繪制出了一幅幅傳承與創新並重的宏偉藍圖。
活動形式多樣,擴大宣傳多元性,此次活動還融入了台灣傳統歌仔戲《書卷藏志遠》、《尋鄉問疾苦》、AI數智人「小福多多」攜小小文旅推薦官進行精彩的表演,建陽宋代點茶技藝展演《茶韻留香》等傳統文化展演,讓兩岸的嘉賓能夠沉浸其中,品味聲音的韻律、旋律的優雅與技藝的韻味,親身體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迷人魅力,更是開展閩台書院文化雅集活動,為兩岸的專家學者搭建了一個優質的交流平台,使他們能夠深入探討並共同領略書院的獨特魅力與趣味所在。
2024閩台書院文化交流活動,燕南書院交流團名單,包括林安梧(元亨書院創院山長,山東大學講座教授),溫明正(陽明書院院長),陳慶元(前福建師大文學院院長,閩師大博導),胡悅(外國語博士,福州外語外貿學院教授),王玉國(廈大台灣研究院歷史所教授,廈大台灣研究院交流中心主任),潘春鳴(布拉格音樂學院院長),黃星(閩台文流中心前主任),李宛芯(福州閩台家園台灣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執行長),鐘永和(攝影達摩),楊樹清(燕南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