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蛇麼都金彩」—金門日報春節專欄】金門獨家典藏!探索《金門日報》70年代熱血歷史

發布日期:
記者: 陳冠霖/綜合報導。
點閱率:514
時任總統李登輝剛上任總統不久後,便在民國77年春節前夕到訪金門,在林務所親手植樹,並在街上與民眾寒暄拜年。(本報資料照片)

時任總統李登輝剛上任總統不久後,便在民國77年春節前夕到訪金門,在林務所親手植樹,並在街上與民眾寒暄拜年。(本報資料照片)

早期春節期間,駐軍會組成民俗遊藝隊到各村落表演舞龍舞獅,增添過年氣氛。(本報資料照片)

早期春節期間,駐軍會組成民俗遊藝隊到各村落表演舞龍舞獅,增添過年氣氛。(本報資料照片)

早期春節期間,駐軍會組成民俗遊藝隊到各村落表演舞龍舞獅,增添過年氣氛。(本報資料照片)

早期春節期間,駐軍會組成民俗遊藝隊到各村落表演舞龍舞獅,增添過年氣氛。(本報資料照片)

回顧舊時春節風貌,品味民國50至70年代的濃濃年味
隨著春節將至,許多人不禁感嘆,如今的「年味」似乎越來越淡。不論是因為年齡的增長,還是現代科技對生活方式的影響,對比過往,春節的氛圍確實已發生了許多變化。為此,本報特別翻閱珍藏已久的舊報紙,帶領讀者重溫民國50、60、70年代的春節情景,探索過去的年味特色,看看昔日的人們如何迎接新春佳節。
民國70年代:駐軍民俗遊藝隊點亮春節氛圍
回顧民國70年代,民國71年1月27日(正月初三)的《金門日報》報導,當年春節期間,各駐軍單位的民俗遊藝隊,在大年初二這一天,深入各鄉鎮大小村落向民眾拜年,深受民眾歡迎,也將大年初二點綴得喜氣洋洋、熱熱鬧鬧。
報導指出,當天各駐軍單位的民俗遊藝隊,包括舞龍、舞獅、踩高蹺、旱船等等。這些駐軍民俗遊藝隊在各村落出現時,民眾紛紛燃放鞭炮表示歡迎,尤其是小孩子更是大批尾隨在後,遊藝隊走到哪裡,小孩子跟到哪裡,場面非常熱鬧。
一時間,鞭炮聲、鑼鼓聲、喝采聲,統統交雜在一起,軍民的情感也交融在一起,駐軍為各村落帶來了歡樂氣象,民眾都感謝不已。相較現今的春節,地區似乎較少出現駐軍到村落表演舞龍舞獅賀年的情景,更加凸顯出早期金門「軍民一家」的濃厚情感。
民國77年:總統李登輝金門春節巡視的珍貴回憶
值得一提的是,民國77年2月17日(正月初一)的《金門日報》報導,時任總統李登輝才剛就任一個多月,便在春節前夕到訪前線金門,除了巡視防務和慰勉官兵袍澤外,也巡視當時金門的地方建設,並且到金城和山外市區與民眾寒暄拜年。
本身具農業專業的總統李登輝,當時也對金門的農業開創十分關心,金門的許多建設規劃都是他在農復會時期所擘劃和指導的,當時李總統也巡視林務所、農試所、水試所等單位,甚至在林務所親手植樹紀念,留下珍貴身影。如今前總統李登輝已辭世,當年造訪金門的照片更顯珍貴,留待後人追憶。
現代與傳統:春節核心精神不變
隨著時代的變遷,現代科技和生活習慣的改變確實影響了春節的過節方式。如今,許多家庭選擇出國旅遊或利用線上平台傳遞祝福,傳統的「年味」似乎逐漸淡化。然而,透過回顧這些歷史紀錄,我們可以重新發現春節的本質,無論形式如何變化,那份對團聚、感恩與祝福的重視,始終是新春佳節的核心精神。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