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總預算逾11億 金門傳建維護成果斐然
為持續精進金門傳統建築風貌的保存與維護工作,金門縣政府舉辦「114年度金門縣維護傳統建築風貌座談會」。此次座談會旨在提供一個開放平台,讓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業界人士與政府單位共同交流意見,研討進一步提升本縣傳統建築風貌維護作業之品質。
縣府自民國90年起推動傳統建築風貌之保存維護,至今已補助700餘件(棟)建築進行修繕,投入總預算超過11億元,成果斐然。然而隨著傳統建築維護的需求演進與技術發展,相關工作也隨之面臨許多新的挑戰。
本次座談會聚焦於金門縣近期推動的一系列政策與實務進展。除將說明金門縣政府修訂後的「維護傳統建築風貌建築物修繕獎助金額核算基準」及相關作業流程,並探討這些變動將如何影響未來的修繕申請,亦將共同討論縣府於2023年7月公告的「金門縣維護傳統建築風貌審議原則」對現行案件的適用。此外,有關審議會歷次提出有關增建項目處理、設計規範落實及施工標準掌控等問題,也將是重點議題。最後,座談會更將關注工程現場的管理問題,以確保案場之勞工安全得以真正落實。
縣府表示,縣長陳福海非常重視傳統建築風貌的保存,其不僅關乎文化傳承,更與地方經濟發展緊密相連。透過完善的修繕與維護機制,縣府希望能吸引更多旅客深入體驗金門的歷史文化,進一步帶動地方產業升級,創造更具永續性的發展模式。
此外,縣府也指出,在傳統建築修繕過程中,技術與工法的傳承至關重要。未來,縣府將積極與專業技術團隊合作,推動傳統工匠培訓計畫,確保珍貴的建築技藝得以延續,同時提升在地工匠的技術水平,確保每一棟歷史建築的修繕品質達到最高標準。
金門縣政府表示,金門擁有超過4,000棟的傳統建築,這些建築不僅是金門歷史與文化的重要象徵,也是金門發展觀光產業的關鍵資源。此次座談會的召開,將進一步加強公私部門之間的合作,解決現行政策與實務間的落差,提升本縣在傳統建築風貌維護上的工作品質,並促進金門在傳統建築風貌保存上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