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若珊積極爭取縣府資源 盼全面翻修文化館 陳福海允諾協助保護 加深烈嶼鄉文化魅力

縣長陳福海在烈嶼鄉長洪若珊陪同下走訪烈嶼鄉文化館,了解該館的需求。(縣府提供)

巧遇造訪烈嶼鄉文化館的遊客,聽取遊客對該館的看法。(縣府提供)
屋齡超過50年的烈嶼鄉文化館,保存著許多珍貴的地方文物與歷史檔案,見證了當地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但由於館舍歷史悠久、外牆剝落,烈嶼鄉長洪若珊向金門縣政府提出協助整修的需求,縣長陳福海近日親自前往文化館進行視察,深入了解建築結構與文物保存現況,同時與洪鄉長討論經費規劃及後續維護事宜,以確保這座承載在地文化記憶的重要建築能夠得到完善整修。
烈嶼鄉文化館的前身是舊烈嶼鄉公所,擁有超過50年的歷史,期間曾見證烈嶼鄉各種行政與社會發展的重要時刻。但也因為屋齡已久,這棟建築如今外牆脫落、結構老化問題浮現,不但影響外觀,也造成內部空間使用上的不便與安全顧慮。烈嶼鄉長洪若珊在金門縣政府的縣務會議中,曾向縣長陳福海提請經費支援,希望透過縣府資源協助全面翻修,讓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築能夠持續發揮文化保存與展示的功能。
為掌握烈嶼鄉文化館現況並討論可行的整修方向,金門縣長陳福海與烈嶼鄉長洪若珊一同前往文化館進行實地視察。洪若珊向陳縣長說明,文化館外牆多處脫落,雖然鄉公所曾嘗試進行局部修補,但整體結構和牆面依舊亟需更完整的翻修,才能避免問題反覆發生。在這次勘查中,陳縣長也走訪館內各處,進一步了解館內空間配置與老舊設施現況,並與洪若珊進行溝通,了解維修過程中可能需要的資金、技術支援以及後續管理維護的規劃方向。
洪若珊說明,烈嶼鄉文化館為原烈嶼鄉公所舊址,自2006年整修改建成文化展示館後,內部陳列許多珍貴的地方文化資產,場館並配有專人管理、解說。佔地300多坪的文化館,是烈嶼地區重要的文化資產保存場所,館藏的物品應有盡有,從居民們的民生用品、穿著服裝、農耕器具、古厝建築擺設到戰地軍事相關物件等,能使前來參觀的遊客,透過展示物品了解烈嶼當地的風俗民情。目前,館內一樓為常設展出空間、活動中心、視聽室,展示著烈嶼居民生活、耕作的各項器具,及各項軍事民防設施;二樓則為常設展與特展空間,經常舉辦台灣或金門藝文家的作品展,還有文史研究室、文物典藏室,是烈嶼地區欣賞藝文饗宴的最佳場所,烈嶼鄉文化館透過展出物件,讓旅客更認識烈嶼鄉的文化發展。
經視察後,陳福海縣長表示,這些珍貴文物充分展現了烈嶼鄉的歷史脈絡,縣府願意協助,以保護這座文化地標能繼續運作。陳縣長強調,文化館除了保存在地記憶,也能透過展覽與活動加深烈嶼鄉的文化魅力,增添更多觀光與教育價值,因此確保館舍安全與功能完善有其必要性。
在烈嶼鄉文化館的視察過程中,陳福海縣長也提出了鼓勵各鄉鎮效法烈嶼模式的想法,讓更多地方文物與歷史記憶能夠被完整保存。他以正規劃活化的金沙戲院為例,說明其未來可望成為金沙地區歷史文物的收藏及展示場域,進一步吸引遊客前往,感受金沙的在地特色。陳縣長也指出,金城鎮、金寧鄉以及金湖鎮都可以考慮以相同方式發揮各地文化館的功能,讓金門整體在歷史文化面向上更加多元,進一步強化在地特色,形塑更具深度的文化島嶼形象。
走訪文化館時,陳縣長也巧遇前來參觀的遊客,與他們閒話家常,了解他們對文化館的觀感。遊客們表示,這座文化館收藏了許多反映烈嶼地方特色與歷史的文物,非常具有意義。儘管館舍因年代久遠而顯得老舊,但仍能感受到館方在保存文資方面下了相當多功夫,讓他們對烈嶼這塊土地的文化底蘊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陳縣長在聆聽後,感謝遊客對文化館的肯定,也期盼透過修繕計畫,能進一步提升參觀品質,讓更多人透過文化館的豐富文物,更全面地了解烈嶼獨特的人文風貌。
除文化館整修之外,縣長陳福海也關心烈嶼鄉立體育館的規劃現況,該體育館已有超過30年的歷史,空間規劃與設備都顯得相對老舊,無法完全滿足現今多元的運動需求。陳縣長期許鄉公所與教育處在規劃修繕時,著眼於「多功能用途」,不僅要補強主體建築的結構,更要全面檢視內部動線配置、設備更新以及各類體育活動的可能使用空間。藉由功能性的修正與增設,讓烈嶼鄉親能擁有更多元的運動環境,進而提升整體健康與生活品質。
陳福海縣長舉例指出,縣立體育館在經過修繕後已煥然一新,未來烈嶼鄉的體育館也可參考相關經驗,與西半島其他區域的體育設施進行連動、資源共享。陳縣長提到,過去的思維常認為各地區只要擁有一處體育館即可,然而在現今需求下,整合與盤整現有體育資源才是提高使用效率的重要途徑。他強調,這種資源共享的方式不應侷限於體育設施,也應同時擴及離島教育與醫療資源的分配,以更全面的角度造福當地居民。
陳福海縣長重申他對學校運動設施與校園環境的重視,並表示縣府將持續關注各校發展所需,讓金門的學生能在更安全、完善的學習與運動空間中成長。透過對體育館與校園設備的持續升級與完善,期望帶動學生的運動風氣與健康發展,進一步提升整體教育品質。陳縣長表示,縣府責無旁貸,將不斷努力協助整合各方資源,為金門的教育與體育發展打下更扎實的基礎,也讓金門能在歷史文化、教育與運動的多重面向,持續展現活力與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