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陳啟村特展 永昌堂古蹟印象粿印吸睛

發布日期:
記者: 陳麗妤/金沙報導。
點閱率:625
字型大小:
陳啟村老師(左圖左1)引領大家透過永昌堂暨浯陽小學校粿印,感受金門古蹟的獨特風采。(民眾提供)

陳啟村老師(左圖左1)引領大家透過永昌堂暨浯陽小學校粿印,感受金門古蹟的獨特風采。(民眾提供)

永昌堂暨浯陽小學校粿印。(民眾提供)

永昌堂暨浯陽小學校粿印。(民眾提供)

人間國寶陳啟村曾抽中「金馬獎」,與金門結下特殊的緣份,他正在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舉辦「承心啟藝-陳啟村木雕藝術特展」,內容除了涵蓋傳統神像雕刻到現代藝術創作外,去年專程為永昌堂暨浯陽小學設計雕刻的「古蹟印象」粿印也在展覽中亮相。
陳啟村老師日前於展場導覽時述說與金門的緣份,帶領與會嘉賓欣賞木雕藝術魅力,「承心啟藝-陳啟村木雕藝術特展」匯集陳啟村老師多年來從傳統神像雕刻到現代藝術創作的經典之作,而永昌堂暨浯陽小學粿印也在展覽中亮相,為現場增添了濃厚的金門風情,也成為展覽中另一亮點,讓金門的文化底蘊躍上更高的舞台。
陳啟村老師於1963年出生於臺南鹽田世家,自13歲起便投身木雕藝術,師承府城福州派林依水,學習傳統神像雕塑。他曾指出,憶起學徒第一天,便將一塊小木屑含入口中吞下,並在心中立誓「一生只作雕刻工作」,自此投入木雕藝術逾50年。特別的是,陳啟村老師後來也學習素描及油畫技巧,並將現代人體結構概念融入傳統木雕,使其作品兼具傳統工藝與現代藝術的特色,尤其擅長人物造型的刻畫。
陳啟村去年10月專程抵金參加縣定古蹟永昌堂暨浯陽小學校修復工程開工典禮,除了致贈精雕設計的「古蹟印象」的粿印,分享個人與金門的緣分始末。他說,他抽中「金馬獎」,1983年到金門服役。雖然初到前線感到痛苦,但這段經歷卻成為他人生中最寶貴的。猶記當時住在坑道裡,喝著高粱酒,與同袍一起出操、夜行軍、參與實彈射擊,這些經歷深深影響了他的創作心路。而當年即使在軍中,他也不忘創作,利用傳令兵的空閒時間雕刻,甚至請家人寄來雕刻刀,並以金門常見的木麻黃樹枝為材料,完成了一件「韋馱」半成品,這段時光讓他至今難忘。
日前,陳啟村於展覽現場導覽解說,向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等嘉賓介紹,現場展出的粿印是去年為永昌堂暨浯陽小學校修復工程開工儀式所設計,不僅承載了傳統工藝的技藝,更蘊含了對金門歷史文化的深刻敬意。希望透過藝術的力量,讓更多人認識金門,了解這座島嶼的歷史與文化。
「承心啟藝-陳啟村木雕藝術特展」將展至5月11日。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