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勘林兜坑道 陳福海:配合周邊植栽美化 打造金門風格的酒窖

為推動「將軍酒窖」計畫,縣長陳福海近日邀集金酒公司與相關單位前往示範地點之一的林兜坑道實地會勘。(薛子軒攝)
為推動「將軍酒窖」計畫,縣長陳福海近日邀集金酒公司與相關單位前往示範地點之一的林兜坑道實地會勘,期望將過去富含軍事歷史的閒置坑道,轉型為儲存高粱美酒的「儲酒銀行」,希望藉由結合老酒與軍事遺跡的文化底蘊,打造出兼具觀光效益與產業價值的新型態酒窖。這次會勘過程中,縣長陳福海特別強調坑道原貌與安全防護的重要性,並針對行銷策略提出誘因,讓這項計畫在軍事文化與酒產業領域交織出多重價值,替金門再創觀光與酒業的雙贏局面。
根據金酒公司的初步估算,若將林兜坑道用作「將軍酒窖」,可容納約204甕、每甕1000公升的陶甕酒,同時還可擺放9個容量共8000公升的不銹鋼儲酒桶,讓整體儲酒容量達到27.6萬公升以上。此顯示出林兜坑道能提供龐大而有效率的空間,也凸顯坑道本身在地理環境與岩壁結構上的優勢。林兜坑道由於長年隱沒於花崗岩山體之中,擁有相對穩定的溫度與濕度,適合老酒的長期醞釀與保存。在不需大規模改建的前提下,就能發揮坑道的自然資源價值,讓珍貴的金門高粱酒獲得穩定的儲放環境,提升酒品陳年的品質與風味。
縣長陳福海指出,「將軍酒窖」計畫的重點在於活化閒置的軍事坑道,並賦予其全新的定位—從封閉、隱密的軍事設施蛻變為「儲酒銀行」。林兜坑道地處黃金地段,不僅能滿足儲酒的功能,也具備觀光與體驗經濟的發展潛力。當消費者走入這處深具歷史意涵的軍事遺跡,除了能感受花崗岩岩壁與軍事工事的莊嚴氣氛,還可透過酒甕與酒桶的陳列,體驗酒香四溢的獨特感受。此舉同時讓民眾更貼近金門高粱酒文化,理解其釀製歷程與背後的軍事故事,見證昔日阿兵哥在此開鑿坑道的辛勞過往。如此一來,坑道不再只是單純的軍事遺蹟,更成為兼具商業價值與人文情懷的場所。
在會勘過程中,陳福海縣長特別強調,林兜坑道外觀應盡量保持原有的花崗岩結構,延續其最珍貴的軍事歷史痕跡,並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盡可能減少對外觀的過度修飾或改變,讓坑道保有昔日風貌。花崗岩的質地剛硬且具特色,能突顯金門特有的地質環境;在此基礎上,適度加入迷彩元素,呼應過往軍事要塞的形象,可使景觀更具「金門風格」。同時,陳福海縣長也指示林務所加強坑道周圍的植栽與綠化整理,透過周邊自然生態與植栽環境的打造,讓坑道外觀與自然景觀結合,突顯「軍事+自然」的意象,為旅客帶來更完整的視覺與空間體驗。
巡視坑道內部時,陳福海縣長特別要求規畫設計單位在細節上要嚴格把關,尤其是排水系統與結構安全。此外,為防止坑道內積水,必須確保排水管線或排水溝暢通,避免因濕氣過重影響高粱酒的後續陳化品質。落石問題也是重點關注,需定期檢查與鞏固岩壁,避免因岩石鬆動而對酒甕、酒桶或人員安全造成風險。至於防盜措施,也不可鬆懈,畢竟隱密的坑道結構若缺乏安全設施,可能成為竊賊覬覦的目標。陳福海縣長因此強調,坑道內部的設施必須以「精簡、安全」為原則,讓儲酒作業與參訪路線都能在確保安全的狀況下進行。
為善用林兜坑道的深度與寬度,陳福海縣長要求金酒公司評估多種不同的儲酒方式,像是大容量的不鏽鋼儲酒桶可與傳統陶甕並存,同時善用坑道每個角落的潛力。在容量方面,也請金酒公司研擬針對不同客群需求,規劃多樣化儲酒容量,例如中小量私人訂製或大容量專業倉儲。如此一來,不同喜好的消費者皆能依預算與需求選擇合適的儲酒方案。金酒公司也表示,經過嚴謹的品質管控,坑道內的環境條件足以確保老酒的品質與風味安全無虞。這樣的「客製化儲酒」與「品質保證」,能讓消費者對儲存在金門坑道的酒更加放心,也進一步提升金門高粱酒的形象與信賴度。
在鎖定「將軍酒窖」初期目標客群時,陳福海縣長表示,應先從小眾市場切入,塑造金門高粱酒與軍事文化深度結合的獨特性。由於坑道容量畢竟有限,配合富有話題性的行銷手法,在市場上形塑獨家氛圍。當消費者體認到這是世界上僅有的「坑道儲酒體驗」,自然會提高他們對「將軍酒窖」的關注與好奇。此一策略對金門高粱酒的行銷而言,具有相當高的宣傳價值,能讓更多人對金門高粱酒產生興趣,進而推動金門整體酒產業的活絡。
縣長陳福海強調,「將軍酒窖」計畫的重要意義在於既能保留軍事遺址的歷史厚度,又能結合金門高粱酒特有的文化價值。透過善用坑道空間,將老酒、坑道、酒窖等元素融為一體,使之成為既具觀光吸引力,又能長期經營的酒窖品牌。此舉不僅提升金酒的獨特地位與產品定位,更能讓外界看到金門對歷史文化與產業發展的用心。從坑道的軍事記憶,到高粱酒醞釀的深度,兩者相互交織,為金門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與新的觀光魅力,也開啟了金門酒產業與文化資產「多贏」的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