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力闖關與五感手作 長者與孩童跨世代交流

「六力世代探索×五感激發手作」世代共融活動。 (金寧鄉衛生所提供)
隨著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促進長者健康、延緩老化、提升社會參與度,成為社區發展的重要課題。為此,金寧鄉衛生所與國立金門大學護理學系共同主辦,並攜手安岐社區發展協會協辦的「六力世代探索×五感激發手作」世代共融活動,於3月23日在安美村辦公處暨社區活動中心熱鬧登場,吸引超過60位社區長者與20位學童熱情參與。
此次活動結合金門大學護理學系主任蘇貞瑛、副教授黃玉苹領銜執行的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計畫」——活躍老化、關懷實踐,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3「確保健康生活並促進各年齡層的福祉」為核心,呼應世界衛生組織(WHO)推動的「長者整合性照護指引」(ICOPE)理念。希望藉由趣味闖關與五感手作體驗,提升長者健康識能、促進跨世代交流,並在社區中推廣「健康老化」理念。
金寧鄉衛生所主任吳國斌表示,為了早期發現長者功能衰退,國民健康署導入WHO的ICOPE概念,並推動「長者健康整合式功能評估」,涵蓋認知功能、行動、營養、視力、聽力、憂鬱六大面向。此次活動設計「六力闖關」體驗,結合金寧鄉六大行政區特色,規劃六大關卡,寓教於樂,讓長者與學童在互動中學習健康知識與自我健康管理。
六大關卡包括:
1.盤山視界—慧眼識真,守護視界:關注視覺保健,學習眼部保健操與護眼知識。
2.榜林聽覺—聆聽地方的故事與聲音:透過聲音探索活動,強化聽力保健意識。
3.湖埔慧識—認識在地文化與智慧:結合地方文化介紹,促進認知功能的活化。
4.后盤步伐—感受傳統步道歷史軌跡:模擬傳統步道行走,提升平衡與行動能力。
5.安美滋養—體驗特色飲食與健康概念:介紹在地食材與營養搭配,提升飲食健康觀念。
6.古寧心境—尋找心靈平衡,感受世代交流的溫度:藉由靜心活動促進心理健康,達到心靈平衡。
參與者在志工與金門大學護理學系師生的引導下,完成不同挑戰,增進健康意識,也讓不同世代間有更多互動與交流機會。
活動另一亮點是「五感激發手作」單元,特別邀請社區長者與學童攜手合作,製作皮革鑰匙圈。這項手作體驗不僅能提升長者的手眼協調與精細動作能力,也讓孩子們在陪伴長輩的過程中,學習關懷與耐心,促進跨世代間的理解與交流。手作過程中,彼此分享生命故事,營造出溫馨融洽的社區氛圍。
金門大學護理學系主任蘇貞瑛表示,這次活動希望讓長者更關注自身健康,也讓年輕世代有機會了解長者的需求與生命經驗,透過共同參與創造更多美好回憶。副教授黃玉苹指出,「五感激發手作」是一次感官整合與情感交流的體驗,讓長者與學童彼此支持與陪伴,促進心理與生理的雙重健康。
金寧鄉衛生所護理師李淑玫表示,此次活動不僅是世代共融的實踐,也是志工教育訓練的重要環節。透過活動設計與帶領,志工們學習到跨世代溝通與合作的技巧,更能理解不同年齡層的需求與挑戰,進而提升服務能力,為社區整體和諧與發展注入新能量。
活動當日,金寧鄉鄉長楊忠俊親臨現場,為活動揭開序幕並參與互動。他強調,長者健康的關鍵在於早期發現與及時介入;透過「量六力」的健康檢測與活動設計,不僅能及早掌握長者的健康狀況,更能延緩功能衰退。希望大家一起攜手關心社區長輩,延緩老化,邁向更健康、更幸福的晚年生活。
此次「六力世代探索×五感激發手作」世代共融活動,成功促進了社區長者與學童間的交流與互動,深化了社區居民對健康老化議題的認識。金寧鄉衛生所與國立金門大學護理學系的攜手合作,讓社區健康促進與世代融合的理念落地生根,為邁向超高齡社會的台灣打造一個健康、友善且有溫度的社區典範。
未來,金寧鄉衛生所將持續推動以社區為基礎的健康促進與老化友善行動,建立更完善的長者支持體系,鼓勵更多社區民眾共同參與,攜手打造健康、活力、友善的長者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