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邂逅金門野地 周志強、廖翊蓁睿友文學館辦聯展

發布日期:
記者: 陳麗妤/金沙報導。
點閱率:702
睿友文學館文學推廣活動「邂逅金門野地│周志強、廖翊蓁作品聯展」開幕,吸引許多藝文同好參與。(陳麗妤攝)

睿友文學館文學推廣活動「邂逅金門野地│周志強、廖翊蓁作品聯展」開幕,吸引許多藝文同好參與。(陳麗妤攝)

金門睿友文學館,今(114)年第二季文學推廣活動「邂逅金門野地——周志強、廖翊蓁作品聯展」4月2日下午2時開幕,吸引許多藝文同好到場參與,經引言人陳為學鋪陳,周志強娓娓道來寫作歷程和與太太透過繪本傳遞對環境的關懷;伴隨,周秀紅的優美歌聲,讓這場文學展自然優雅地登場。文化局局長陳榮昌以「神奇、奇特、驚奇」形容周志強伉儷文學展有難得的題材及內容,值得各界前往參觀。
金門睿友文學館,每年以季為單位辦理文學推廣活動,今(114)年第一季由「走過烽火歲月——林馬騰作品展」揭開熱鬧序幕,並於3月28日畫下圓滿句點。第二季文學推廣活動「邂逅金門野地——周志強、廖翊蓁作品聯展」於4月2日下午登場,展出周志強、廖翊蓁廿年來投身金門自然生態觀察與創作。廖翊蓁亦展現設計長才,將書籍展出設計成浯江溪的樣貌呈現,成為場中另一焦點。
開幕式中,文化局局長陳榮昌、引言人(退休校長)陳為學、金門傀儡戲團團長蔡遠進、陳益源教授、金門寫作協會理事長洪春柳,黃奕展、陳順德、吳啟騰等多位退休校長,退休教師陳炳容、許永面、藝文好友等齊聚一堂,並在主持人睿友文學館館長陳長慶穿針引線下熱鬧登場。
引言人陳為學指出:與周志強初識於擔任〈金門縣志〉〈人物誌〉撰述時;而其文字風格「趨近自然,不刻意雕琢,但自然工巧;觀察入微,常能見人所未及見,言人所未能」。作品細膩入微,溫柔婉約,沒有火氣、也沒有硝煙味,其行文風格類似國內著名生態學者、自然田園派大家陳冠學,因此個人常譽之為「金門的陳冠學」。此外,其為人處事作風一貫的低調行事,獨來獨往;一貫的但求心安理得、不喜與人爭;一貫的默默行善,不求聞達於「權貴」。日常生活只是讀自己愛讀的書,做自己愛做的事,力行自己規律的日常生活,陶醉、著迷於日常生活中的偶聞、偶見、偶思、偶感。此次,夫妻同心排除萬難聯展,其獨特的文字、繪畫風華,必定能再現浯島。
陳為學也說,希望周志強伉儷能創作更多兒童繪本,為金門的青少年學子,預約更多閱讀領域&創造更多幸福樂趣。此外,也希望周志強伉儷能有計劃的到處演講,以宣導環境保護、田園生態理念為職志。
文化局局長陳榮昌獲邀致詞時以三奇形容周志強伉儷的文學作品展:
第一奇,周志強理工科背景,卻跨足文學領域,曾獲浯島文學獎長篇小說獎。十分神奇。第二奇,周志強以自然書寫為主。這種題材,在金門作家中,相當奇特。第三奇,周志強伉儷夫唱婦隨,一寫文字,一繪圖畫,夫婦的繪本創作,令人驚奇。難得的展覽題材和精彩的內容,值得各界前往參觀。
策展人周志強也分享此次展覽內容並指出:感謝與會許多文壇前輩的鼓勵,以及睿友文學館陳館長、文化局、胡璉基金會的邀請,讓個人有機會整理20年來的創作並策展。首先關於寫作係於94年開始寫作散文並得獎,獲得鼓舞並展開寫作生涯。關於生態方面的書寫紀錄,原本兩人就喜歡自然生態,一次受野鳥協會委託調查,回到金門夫妻倆,因為時常走訪田野調查,能看到不同的生物,也很喜歡金門的環境;為了分享及推廣環境保育,故結合太太的繪畫專長,以寫故事的方式,約自94年起在日報投稿分享生態方面的作品,以軟性的方式歌誦及紀錄。不過,越紀錄也越難過,因為各項發展讓植物、生物其實正逐漸地減少。
周志強也說,展覽中有一區塊關於浯島文學方面,內容諸多是以散文呈現,反映對生活之感受。例如,個人原本學科學,最後卻在耕耘文學中。將走訪各地之見聞,比對分享寫出前後對照等。他也形容,人生就是有一些規劃可以追尋,而冒險過程中是不可預測,但會知道終點及目標是什麼。
最後,周志強也形容,寫作是挑戰,不曉得下一個題是什麼。雖然得過幾次文學獎,希望下一個題目會不一樣。感謝睿友文學館陳館長的邀請,能辦展覽是個人一個里程碑;文學如汪洋大海,可能廣寬也可能埋有風險,因此,自己懷抱感謝的心情投入,也期盼透過這次展覽邁向另一個里程碑。
金門睿友文學館也準備感謝狀致贈周志強、廖翊蓁兩位策展人,感謝兩人精心規劃,透過《浯羽倫比,金門鳥故事》、《金門野人趣》、《金門日報副刊文學》,以圖片、手稿、著作等,帶領讀者進入他們筆中的金門野地、金門生活中的生物等,也有周志強歷年來獲得浯島文學獎的得獎作品,兩人共同創辦的科普雜誌,專書、雜誌、報紙,等各類出版。
會中邀周秀紅小姐演唱〈金沙溪〉、〈太湖晨曦〉、〈金門高粱香〉等多首經典名曲;金門睿友文學館也準備洛神花茶與茶點,讓與會民眾、文友、藝文同好等共享這場文學與音樂、自然與生態交融的藝文饗宴。睿友文學館邀鄉親及各界把握機會前往參觀。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