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瓊林蔡氏宗親太武山禁區祭祖 近500人墓旁吃頭

發布日期:
記者: 李映蓉/金湖報導。
點閱率:6,354
字型大小:
蔡氏宗親齊聚太武山掃墓;蔡其雍董事長(中)於祭祖儀式引領族人致祭。(民眾提供)

蔡氏宗親齊聚太武山掃墓;蔡其雍董事長(中)於祭祖儀式引領族人致祭。(民眾提供)

隨著清明節臨近,金門地區的宗親會與軍方攜手舉辦傳統祭祖活動,展現地方文化與軍事歷史的獨特交融。其中,瓊林蔡氏宗親會的祭祖儀式尤為矚目,約五百名族人齊聚金防部核心區域太武山管制區內,緬懷祖先,延續百年傳統。此活動不僅體現慎終追遠的精神,也彰顯金門軍民一家的特殊現象。
每年清明前夕,瓊林蔡氏族人會按照傳統,前往軍營內掃祭五世祖蔡靜山、十四世祖蔡安所及二十世祖蔡攀龍的墓園。其中,蔡攀龍墓作為清朝嘉慶年間福建水師提督的陵寢,更被列為金門縣定三級古蹟。由於歷史因素,部分族人祖墳位於軍事管制區內,使得進入軍方營區掃墓成為金門清明節的獨特景象。
今年的祭祖儀式於上午九點開始,場面盛大,並由輪值頭家準備三牲、菜碗、及酒、香、炮、燭、金紙、四角燈等祭品,族人依循傳統儀式向祖先獻上敬意。儀式結束後,蔡氏族人在現場舉辦聯誼宴席「吃頭」,擺設約六十桌,以促進宗親聯繫。
蔡氏十七郎公裔孫基金會董事長蔡其雍表示,蔡攀龍墓在2016年遭莫蘭蒂颱風侵襲受損,金門縣文化局已規劃申請中央經費,預計今年啟動修復工程。原先修復計畫設計費約180萬元,經持續爭取後,基金會僅需自籌10%經費,大幅減輕財務負擔。此外,蔡其雍自接任董事長以來,兼顧傳統習俗及創新改革,在董監事的支持下推動諸多新措施,其中又因為基金會財務管理得當,原本應由頭家自籌的餐費,改由基金會支出,減輕每年輪值頭家的經濟負擔,現場鄉親對此表示肯定與感謝。
瓊林里長蔡懷芝感謝金防部的協助,動員國軍兄弟在現場提供茶水和交管的貼心服務,充分展現軍民一家的精神。他也指出,這項祭祖活動是蔡氏宗親最重要的傳統之一,象徵慎終追遠的精神。早期族人在祭拜後會就地享用牲禮、果品,如今則改為辦桌形式。在高齡化社會下,原本採席地而坐或站立用餐的傳統,也改為提供座椅,讓年長者能夠更舒適地用餐,進一步促進宗親間的情感聯繫。
蔡其雍董事長表示,清明掃墓祭祖不僅鞏固宗親情誼,也增強家族凝聚力。透過這些儀式,年輕一代得以學習祖先歷史,深化對家鄉的認同感。而這些傳統習俗的保存與傳承,對於維護地方文化特色及促進社會凝聚力具有深遠意義。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