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學子走讀賢聚村落 感受金門聚落文化脈絡

國立金門大學通識與教育中心走讀賢聚村落活動。(金大提供)
國立金門大學通識與教育中心策畫走讀賢聚村落活動,邀請《賢聚村史》作者顏炳洳與金大助理教授王宏男擔任導覽講師,透過實地探訪與專業解說,引導學子深入認識聚落所承載的歷史脈絡與社會價值。
欲探金門之底蘊,必先溯其聚落之紋理。金門大學通識與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王宏男引領金大50多位學子,循《賢聚村史》作者顏炳洳之步履,實地探訪賢聚。眾人於古厝巷弄間流連,側耳傾聽村落塵封的往昔、淳厚的人文與口耳相傳的故事,於無形中,繫結一份對浯島土地的款款深情。
金大師生一行於先賢盧若騰故居前,憑弔其與王忠孝之傳奇軼事。也先後拜謁盧氏家廟之肅穆、泰安宮之庇佑,以及盧若騰墓園之靜謐。師生駐足於那承載著歲月印記的顏氏家廟。顏炳洳娓娓道來,賢聚之地,有前後二金山拱衛,而顏氏家廟,恰坐落於前金山之上。相傳遠古之時,此地曾有沙金出產,故得其名。清咸豐年間,竟有好事者於家廟之後,肆意掘土,戕害地脈龍氣,族人屢勸不止,遂遠赴泉州府馬巷撫民分府告發。終至咸豐七年(西元一八五七年),官府於家廟通往金山之徑旁,立「示禁」碑一方,勒令禁絕附近居民於顏氏祖祠後方開挖土石,以護龍脈之完整。如今,此碑已遷往文化局碑林,供後人瞻仰。
顏炳洳表示,賢聚顏氏,乃源於東魯小邾國之遺脈,歷經千百年,血脈相承,綿延不絕。自始祖顏友以降,至十八傳之顏回、五十二傳之顏之推(《顏氏家訓》之作者)、五十七傳之顏真卿(一代書法巨匠)、六十二傳之顏洎(開閩始祖)、六十四傳之顏必和(開浯始祖),迄今已近百世,其世系脈絡之清晰,堪為金門研究宗族與姓氏文化之典範。
王宏男期許學子走訪的一點一滴、踏出的每一個步伐,可以挖掘出這塊土地過去的生活脈絡,每一個物件都具有屬於它獨特的故事,以及所訴說的泛黃回憶,並從中與土地締結情感上的聯繫。王宏男冀望藉由此次深入聚落的村史踏查,引領學子走出象牙之塔,靜態的書本知識,唯有與鮮活的生活脈動相連結,方能煥發其生命力,親身感知這片土地過往的歷史積澱與淳樸的風土人情,進而在心中,萌生一份對金門家園的深切認同與眷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