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家園 縣府推動提升回收站整體外觀及功能

環保局辦理「推動資源回收形象改造計畫補助原則說明會」,局長李廣榮歡迎各社區提出申請。(莊煥寧攝)
為加速推動循環經濟、改善資源回收設施環境,金門縣環境保護局自94年起積極響應環境部資源循環署「資源回收形象改造計畫」,致力於提升回收站整體外觀及功能,並以美化社區環境、促進居民認同感為目標,逐步翻轉民眾對資源回收站的傳統印象,攜手邁向永續發展。
環保局日前下午在該局會議室舉辦「推動資源回收形象改造計畫補助原則說明會」,由環保局局長李廣榮親自主持,現場來自各鄉鎮社區及大廈管理委員會等約40名代表與會,氣氛熱絡。
李廣榮感謝各界長期支持地區環保政策,並表示縣府團隊為落實縣長陳福海「整潔金門、友善金門、美麗金門」施政願景,透過此次補助計畫,進一步串聯社區力量,建構完善、清潔、友善的回收網絡,落實垃圾減量與資源循環的政策目標。他指出,金門縣環保局長年推動「村里、社區資源回收站」政策,提供收集資源物的材料費、維護費及業務費補助,並引導社區提升回收站硬體設施與形象識別,如設置標示牌、進行外牆彩繪與LOGO設計等,今年補助申請將於5月31日截止,單一申請案最高可獲得新台幣3萬元補助,適用範圍包括製作工作人員背心、更新推車及垃圾桶、購置宣導品及相關維護作業費用等三大類。環保局鼓勵社區與管理組織主動參與,把握資源優化回收設施。
李廣榮分享金門在推動資源回收及環境整潔上所累積的成果。目前全縣每日垃圾產生量約20公噸,透過社區、村里及清潔隊共同努力,年度回收量達16,500至17,000公噸,資源回收率穩居全國前段班,高達57%以上,部分區域更超過70%。金門自100年起,連續十年在環境部評鑑中獲獎,其中五年榮獲「金質獎」最高殊榮,成績斐然。
在廚餘回收方面,金門也展現創新作為,將社區收集的廚餘製成堆肥,再回饋至學校、機關及社區做為綠美化用肥,成功實現資源循環再利用,為島上永續農業及綠色環境注入新能量。李廣榮說,推動資源回收不僅有助於減少垃圾焚化量、降低碳排放,同時也能為社區帶來資源回饋與經濟效益。
此外,李廣榮也提醒大家,隨著環保法規日趨嚴格,環境稽查頻率提高,社區必須更加重視回收分類與管理,以免違規受罰。他也承諾,未來環保局將持續提供技術支援與政策輔導,協助社區解決實務推動上的疑難問題,並強化資源媒合,以減輕公所清潔隊的人力負擔,促進資源回收工作的永續經營。
李廣榮同時肯定各社區是金門環境改善最堅強的後盾。他指出,目前金門117個社區中,已有99個主動參與環保局各項推動計畫,顯示社區對於環境保護工作的高度支持與熱情。去年更有5個社區因形象改造及回收推動成效卓著而獲得中央肯定,展現金門在社區環境改造上的亮眼表現。
李廣榮期許各社區、管委會持續以創新思維參與形象改造,不僅提升自身生活環境品質,更能強化居民對資源回收工作的參與與認同,共同實現「資源回收做得好、垃圾減量環境好」的美好願景,讓金門在邁向永續島嶼的路上再創高峰。
會議中除了針對補助原則及申請方法之說明外,並彙整一些其他縣市與本縣社區在推動上之經驗及可借鏡之處與大家分享。環保局表示,今(114)年補助申請截止日為5月31日,歡迎各社區踴躍提出申請,為社區營造環境美化共同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