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為傳統注入科技新生命 述美學子用AI創造風獅爺模型

發布日期:
記者: 呂肇中/綜合報導。
點閱率:101
文化局攜手述美國小推廣AI與3D列印技術。(文化局提供)

文化局攜手述美國小推廣AI與3D列印技術。(文化局提供)

金門縣文化局與述美國小攜手合作,近日舉辦「AI技術與3D列印結合——立體風獅爺模型製作及個人模型製作」工作坊,導入人工智慧與3D列印應用,讓述美國小高年級學生透過實作,親身體驗科技與文化融合的創新教育。
本次工作坊特別邀請金門縣文化局114年駐縣藝術家、紗帽山畫會副會長暨後立體派畫會理事長譚國智擔任課程規劃與指導老師。課程從文化出發,以金門象徵性文化圖騰「風獅爺」為切入點,結合AI建模技術,帶領學生認識傳統信仰背後的文化意涵,並學習如何透過數位工具轉化為創作素材。
學生們透過TripoAI工具,利用多角度拍攝的個人照片生成3D模型,經過簡單的數位修整後,再進行3D列印,完成專屬的個人立體肖像模型。這項活動不僅激發學生的創意與學習興趣,也讓他們親身感受到科技在藝術與文化傳承中的應用潛力。
金門縣文化局表示,科技是文化傳承的新助力。透過這次課程,他們希望學生了解風獅爺的文化內涵,同時掌握AI與3D列印等重要的數位技能,為未來的創意發展打下基礎。
述美國小校長楊恭墉則表示,他們期望學生能從實作中學習、從文化中獲得啟發,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創造力,這正是面向未來教育的核心價值。
整體課程內容涵蓋文化導入、拍攝技巧、AI建模、3D列印等單元,每個步驟都強調學生的實際參與與創造。在課程成果展示環節,學生們除了分享各自的製作心得,也彼此欣賞他人作品,展現學習過程中的成長與成就。
值得一提的是,學生親手製作的個人模型將有機會在5月25日下午2時於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地下展覽室舉行的「譚國智金門駐地創作展《時代風景-金門系列》」開幕式中亮相,與藝術家作品並列展出,象徵科技與文化、學習與創作的交融成果。
文化局指出,這場工作坊成功融合在地文化與數位科技,不僅提升學生的數位素養與自我認同,也實踐文化創新教育的理念。透過這類課程,學生得以更貼近家鄉文化,同時培養未來社會所需的科技與創意能力。
文化局也特別感謝述美國小全力支持與積極配合,不僅提供良好的教學場域與設備資源,更展現對文化教育推廣的高度熱忱與行動力。未來,文化局將持續與各級學校及社區合作,推動更多結合科技與文化的創新課程,讓科技成為文化傳承與教育啟發的重要橋梁。
「譚國智金門駐地創作展《時代風景-金門系列》」將於5月24日至6月22日(週一休館),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在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地下展覽室展出,誠摯邀請民眾踴躍參觀,共同見證科技與文化交會下的新世代風貌。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