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瞭望》坐鎮海門、波瀾不驚的古崗「銅牆堡」

發布日期:
記者: 報導。
點閱率:253
坐落於古崗海岸的銅牆堡已完成整修,將於本月底落成開放參觀。(李金生攝)

坐落於古崗海岸的銅牆堡已完成整修,將於本月底落成開放參觀。(李金生攝)

特約主筆:李金生
兩岸軍事高度對峙期間,大、小金門沿岸遍布海防碉堡,互為犄角串連交叉火網,擔負阻絕共軍登陸的第一線任務。如今,這些枕戈待旦的軍事建物,有些傾圮於光陰的流逝,有些交由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和縣府接管,成為遊客登島攬勝的祕境景點。
其中,坐落於古崗海岸的銅牆堡,在金管處斥資2,100多萬元,自2023年11月進行整修後,工程已告一段落,將於本月底開放參觀,讓在海岸紛沓尋堡的「堡粉」、「堡友」們十分開心外,也有昔日戍守前線的老兵準備揪團走訪,預期招徠遊客穿梭來去。
這座於1960年國軍進駐後,利用堅硬礁石逐層興建,編號W-057的五角形海防據點,位於古崗海岸突出部,腹地廣約5,800平方公尺,地下坑道縱橫交錯,形成上下左右快速接敵和火力支援的迂迴網絡。1997年以後隨著兩岸緊張關係緩和、「精實案」的推動而裁撤下來。
銅牆堡的堡體石牆上可看見誠實部隊的刻石留念,堡外大石也有「銅牆鐵壁」的殘字,從堡體工事構築的設計和火砲配置、人員動線,以及堡體四周的玻璃山、瓊麻、龍舌蘭等多刺阻絕植物,可以看出對照「鐵壁」,命名「銅牆」的寓意,也能懷想官兵守第一線、建第一功的堅強信念。
銅牆山的海拔雖僅有38公尺,但形勢十分險要,料羅灣以迄翟山、珠山海域盡收眼底,監控視野遼闊,站在堡體高處遊目騁懷,四周好景一覽無遺,讓人心曠神怡。
金管處的整修工程包括營區整體環境和擋土牆、防禦工事、守望哨、城牆、步道系統、營舍、砲堡、機電和水電、消防等大項。目標是透過據點修復和地景公園化,串連熱門景點翟山坑道、古崗樓、漢影雲根碣石群、觀止步道,形成一條兼有戰地史蹟與人文內涵的觀光帶,也開啟軍事遺跡與閒置空間活化再利用,為地方觀光旅遊注入活力的新頁。
金門古崗自然村臉書這樣寫著:銅牆山舊稱「赤山頭」,數百年來銅牆山旁的井尾、麻石澳、羊廄港等港域是早年古崗村民耙蝦、勾網仔與採集赤菜、海菜的作業海岸。這座有著先民雜沓履痕,與海共歲月的山頭,駐留的是鄉親永恆的記憶,也有著來日遊人尋訪的遠景。
古崗村做為明末進士、惠安籍晉江人董颺先遁隱之地,更有魯王朱以海書寫衷心,勒石寄懷故國的傳說,獻台山上瞭望大陸,古今多少事,豈能盡付笑談中?400多年後,迎著海風佇立古崗海岸,在銅牆堡眺望對岸,再回首那一頁頁往事,潮來潮往間應會有另一番感想。
舊稱鼓崗的古崗村是濱海漁村,大、小古崗有悠遠的人文內涵,一向是自由行遊客尋幽訪勝,找尋老金門的好地方,曾是海龍基地所在的董允耀洋樓最近剛完成整修,就吸引不少人慕名到訪。銅牆堡整建竣工,預期將讓沿線涵蓋人文歷史與軍事遺址的古崗區觀光網絡,起到再一次延伸的作用。
軍事遺址在國外是廣受重視的觀光資源,澳洲一篇以「Military and historical sites」為題的旅遊宣傳寫道:「Military Heritage Tourism is a niche area of tourism for people who wish to understand the military achievements and landmark events such as wars by visiting key sites of conflict/battles to gain an on-gr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se happenings, and comprehend them through the eyes of an expert on the subject.」確實!對於欲透過走訪戰爭、衝突事件的關鍵場域,了解相關軍事成就和指標性事件者而言,軍事遺產旅遊是非常合宜的地方,他們可以經由自己如同專家的主題觀察,了解過往事件當時發生的經過情形。
對金管處來說,整修銅牆堡是該處繼南山頭營區、湖下一營區、古寧頭戰史館後營區、安東一、二營區和馬山三角堡之後,再一次拿出活化再利用的具體成果,精細規畫和達成目標的努力,值得得鄉親給予掌聲。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