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戰地文化轉型觀光亮點 縣府啟動山前酒窖改善工程

縣長陳福海近日邀集相關單位召開「金城山前酒窖周邊環境改善工程」專案會議。(薛子軒攝)
為推動金門戰地文化及高粱酒產業觀光發展,金門縣政府近日召開「金城山前酒窖周邊環境改善工程」專案會議,由縣長陳福海親自主持,邀集金門酒廠、金城鎮公所、財政處、觀光處及設計團隊等單位與會,共同研議設計方向與預算規劃,正式啟動這項文化觀光建設工程。
山前酒窖前身為國軍戰備坑道,隨著國軍撤防政策推動,場域轉交金門縣政府後由金門酒廠接手管理,逐步轉型為儲存高粱酒的特殊空間。該地結合坑道建築與酒文化,成為金門高粱酒最具代表性的窖藏地點之一,其特殊歷史背景與地理位置,不僅見證金門由戰地邁向觀光轉型的歷程,也展現豐厚的文化與旅遊發展潛力。
陳福海縣長表示,縣府啟動的「山前酒窖周邊環境改善工程」,將從整體環境優化、步道動線串聯、停車設施增設至入口意象重塑等面向著手,打造一處兼具戰地風情與旅遊吸引力的觀光亮點。未來也將串聯在地聚落、金門酒廠及周邊文化節點,規劃為深度體驗的完整旅遊路線,形塑金門獨有的文化旅遊品牌。
他強調,山前酒窖不只是儲酒空間,更是金門人的集體記憶。從軍事用途轉化為酒香氤氳的文化場域,這不僅是功能上的改變,更是金門土地重述歷史的過程。此次工程不只是鋪設道路或美化景觀,更希望透過每一個細節的規劃與施作,讓來訪旅客能深入走讀金門歷史,感受在地文化的深度。
在會議中,與會單位針對現場狀況進行全面檢討,指出目前包括1號坑道口壓花地坪破損、紋理不明顯,兩側岩壁風化、入口意象不清等問題,均造成遊客辨識困難。此外,停車空間不足、動線規劃不良也增加來訪不便。縣府希望透過此次工程整體改善觀光動線與空間體驗,讓這處軍事遺址轉型為具有文化深度的新景點。
在入口意象設計方面,縣府特別參考經武酒窖經驗,規劃於1號及6號坑道口設置統一風格的酒罈、酒甕等造型意象牆,提升場域辨識度與文化美感;並將新闢停車場結合造景與綠美化,預計提供10席自小客車位,提升旅遊友善度與接待能力。
考量山前酒窖周邊涉及13筆私有地,縣府也規劃由金城鎮公所負責地主協調作業,工程採階段性方式推進,將優先執行協調進展順利區段,並秉持尊重地主、維持良好互動溝通的原則,爭取支持,確保工程推動順利。
針對6號坑道的後續開發構想,陳福海縣長進一步提出「觀光酒窖」及「酒窖銀行」概念。他說,山前酒窖本身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與地景特色,應藉由創意與空間再設計,轉化為具吸引力的旅遊節點。未來不僅要讓遊客能參觀酒窖,更可體驗客製陶甕、購買特色酒品,結合導覽、體驗與在地消費,開創具品牌特色的金門觀光新模式。
陳縣長也指示,推動文化觀光建設,不應僅止於完成工程,而應讓金門的文化被更多人看見與記住。他請縣府團隊、金城鎮公所及金門酒廠秉持跨局處協力精神,勇於突破傳統、發揮創意,為金門注入更多創新動能,開拓多元觀光願景。
環境改善工程完成後,縣府也將同步規劃觀光推廣活動,與金酒品牌及在地聚落文化緊密結合,轉化山前酒窖為具有文化魅力、值得探索並可重遊的觀光據點。
陳福海縣長強調,這項工程要從每個細節做起,他期許這處昔日軍事場域能蛻變為金門訴說歷史、展現溫度與創意的重要窗口。他鼓勵團隊保持積極態度,靈活應變、持續創新,共同為金門打造一條更具深度與魅力的文化觀光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