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增進文化歸屬 新二代與家長製作鱟造型香包

發布日期:
記者: 莊煥寧/金城報導。
點閱率:87
字型大小:
移民署金門縣服務站指導新住民家庭製作「鱟造型香包」。(服務站提供)

移民署金門縣服務站指導新住民家庭製作「鱟造型香包」。(服務站提供)

 端午佳節將至,移民署南區事務大隊金門縣服務站為促進新住民家庭與社會融合,於5月24日溫馨舉辦「家庭教育暨居停留法律宣導課程」,活動特別結合傳統節慶與在地文化特色,邀請「浯作工作室」指導新住民家庭製作「鱟造型香包」,透過創意手作讓新二代與家長們在歡樂氛圍中認識端午文化、傳遞節慶祝福,並進一步學習金門珍貴生態與文化資產。
 活動吸引多位新住民家庭踴躍參加,現場氣氛熱絡、歡笑聲不斷。浯作工作室創辦人張芝綾表示,「浯」象徵金門浯島,「作」則代表傳承與創新,她希望透過手作藝術品推廣金門文化。此次特別選用金門特有、具「活化石」之稱的生物—鱟,作為香包造型主題,不僅傳遞驅邪避災、保平安的傳統寓意,也寓教於樂,讓參與者認識鱟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性與其棲地面臨的生存危機。
 張芝綾指出,鱟一生只擁有一位伴侶,並與之形影不離,因此又被稱為「夫妻魚」,象徵忠貞不渝的愛情與家庭和諧。如今因海洋污染與棲地破壞,在臺灣本島已難見其蹤影,僅剩金門海域仍有穩定族群,成為極具代表性的地方生物。
 來自越南的新住民阿秋分享說:「在越南從未見過這種奇特的生物,來到金門才知道還有這麼特別的夫妻魚。這次活動讓我第一次做香包,也學到了臺灣與越南在端午節習俗上的不同,很有意義。」
 除了手作課程,金門縣服務站也邀請金門縣衛生局協助宣導長照2.0服務資源,鼓勵新住民家庭善用政府提供的照顧系統與福利;同時提醒大家,端午節常見的粽子內含豬肉製品,切勿自國外寄送或攜帶含有豬肉成分之食品入境,以防非洲豬瘟傳入,違規者將面臨高額罰款。
 金門縣服務站主任鄭明昌表示,此次活動透過文化融合與親子互動,幫助新住民與下一代深度認識我國傳統節慶,增進文化歸屬感。同時,也希望讓新二代在歡樂的節日氛圍中了解珍貴的本地生態與環境教育議題,從小建立對家鄉的認同與關懷。
 透過一針一線縫製香包,新住民家庭不僅將祝福與傳統緊緊繫於其中,也將對土地的認識與情感悄然種下。移民署表示,未來將持續規劃更多兼具文化傳承與家庭教育意涵的活動,陪伴新住民在臺灣這塊土地上落地生根、共築美好生活。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