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議會定期會 烈嶼地區觀光、教育與基礎設施專案報告
金門縣議會第八屆第五次定期會,昨(二十七)日繼續進行專案報告的議程,會議由議長洪允典主持,多位議員針對昨日排定的專案報告內容進行質詢,了解細節。
昨日專案報告排定四項題目,分別是「金門大橋專案報告。(內容包括:一、相關設施硬體改善。二、人行及車道分流規劃。三、收費亭執行拆除時間表。)」、「烈嶼鄉國民小學合併評估專案報告」、「烈嶼鄉觀光旅遊發展檢討專案報告」、「打造宜居宜學的金門專案報告。(內容包括:縣政府現正推動之十四項校園與體育建設項目、經費預算來源、工程進度等。)」等議題。
議員洪鴻斌表示,金門大橋採取分流政策,相關單位承諾將針對實施狀況進行滾動式的檢討,質詢目前執行的成果、成效,以及後續是否會繼續執行下去?而工務處代理處長陳家輝說明,分流政策是根據大橋通車兩年來統計的車流量進行分流的,執行到目前為止還算順暢,縣府會持續檢討改進。
大橋開通之際,有關規劃收費的機制,目前取消收費制度後,但仍保持交通行控中心的規劃,相關人員也進駐執行,工務處會針對後續的使用用途進行檢討。洪鴻斌表示,既然不採收費制度,之前議長洪允典曾建議將收費點拆除,是否拆除或保留,他要工務處評估看看,同時提醒別忘了跟議長充分溝通。
洪鴻斌還問,大橋分流有三小時機車不能通行的政策,觀光處在公眾交通部分有無規劃協助烈嶼鄉鄉民來往返?同時,他也接獲民眾陳情,希望大橋兩端的候車亭能盡快施作。
許績鑫說明,目前一月一日實施的汽機車分流政策已經沒有時段問題;公眾交通運具的路線將會滾動式檢討,金門公車有時候一小時一班,但有APP可以了解公車運行狀況,選擇性很便利。
烈嶼鄉旅遊生態,觀光處輔導業者,但究竟有無統計遊客選擇烈嶼鄉住宿者有幾成?洪鴻斌表示,肯定觀光處輔導民宿業者,民宿一家家成立但實際上房客在哪?他說,觀光處如何安排行程,讓遊客願意到烈嶼住宿一晚是基本的要求;此外,烈嶼雖然有很多觀光景點,生態資源豐富,可是縣府有無思考過很多自由行遊客,踏上島上卻找不到吃飯的店家?他建議觀光處要協助地方,很多景點當地人都想在周邊賣些餐飲等,但一查才發現地目不合,擔心產發處開罰單而作罷,因為許多優質景點不是位於國家公園範圍內,就是特別景觀區內,他希望縣府要有一套良好的管理辦法,否則處處都可能暗藏違法危機,這是觀光處要努力改善的地方。
洪鴻斌還說,曾經多次提過關於大膽島遊程,他希望縣府把大膽碼頭建設完成,不樂見大膽島遊程每年只有開放短短幾個月,最好可以維持常年開放的狀態,不要只有幾個月可以登島。他指出,關於開放大膽島遊程,地方多次有聲音盼要從烈嶼鄉出發,並且需要在烈嶼住宿一晚,質疑觀光處是否都沒有在做?此外,遊客到小金門旅遊,多是花了一、兩個小時轉一圈就走,對於烈嶼鄉親而言是沒有任何幫助的。
觀光處長許績鑫回應,實際旅客住宿烈嶼鄉的數據將會盡快整理;另外,觀光處也會加強市場機制的競合,並說明大膽島開放現況,除了冬天可能一到兩個月關閉外,目前幾乎都是全年開放。
烈嶼鄉小學併校議題已經探討多年,洪鴻斌問說,教育處有無針對此議題進行評估?他還認為教育處部分想法前後矛盾,鼓勵幼兒園合併,既然幼兒園可以,為何小學就不能?他希望教育處用同樣思維來跟家長好好溝通。
教育處長孫麗琪說明,該處一直持續有在進行資源整合,併校議題雖然已經討論多年,但強調人數並不是唯一考量,每間學校創校不易,討論併校要嚴肅看待,希望透過此議題來讓更多人,包含校方、社區、社會共同關注。
洪鴻斌曾經建議烈嶼興建棒壘球場一事,他表示,縣長對此也曾表達支持,詢問該案教育處有無繼續執行。針對此事,孫麗琪回應,曾有此規劃,但參閱資料發現該處有私有地,目前六位地主願意促成的話,教育處十分願意持續推進並且評估後續的發展。
地區幼生逐年下降,但又要興建六間幼兒園,議員張雲量質疑,會不會面臨招生問題?孫麗琪表示,兩歲班開辦後,幼生人數並沒有明顯下降,還可以維持二到五歲的幼生,總人數沒有下降很多,且兩歲班提早入園也可以增加三到五歲未入學者繼續上學。幼兒園有就近入學機制,人口數與布建量體資源應該要調整與修正,會進行推估、注意人口的問題並適度調整。
湖埔國小校舍氯離子偏高需要重建,張雲量同時關切,有無其他學校存在同樣的問題;另還詢問對於老舊校舍,有無經費進行檢測嗎?
孫麗琪回應,地區早期房舍確實有海砂屋問題,但教育部補助以老舊為主,目前湖埔、古城等校的幼兒園大樓需要重建,是因為早期教室是使用國小校舍,現在是補給他們完善的活動空間。針對老舊校舍每年都有固定評估,如果有漏水、壁癌、石塊崩落等,就會啟動結構鑑定。目前校舍年齡如果超過年限則不會進行鑑定,可直接拆除,全面評估坦白說是很大經費,會以學生有無使用來檢視。
針對金沙地下停車場,張雲量提醒,有施工就有影響,要求有關單位要把影響降到最低。孫麗琪對此質詢進行說明,地下停車場有考量到不同路考的分流,未來幼兒園入口不會在成功路上以避免人車擁擠。同時,地下停車場與學生入口不會互相干擾,停車場在教學區外,有做分流以減少對教學的干擾措施;該處也有與廠商溝通,只要重機具要進入前都要跟學校溝通,教學活動也要調整,或是施工順序調整,有與工務單位溝通。
張雲量說,金門大橋定位以「三分交通、七分觀光」,但主要問題在交通管理安全方面,如何具體落實觀光功能?有無配套吸引遊客?並避免交通與觀光衝突。他建議,大橋兩端設立觀景台,結合金門戰地文化,生態景觀提升視覺吸引力,開發大橋旅遊行程。
許績鑫說明,會盤點烈嶼鄉旅遊資源,當地資源相對豐富,會積極輔導業者,烈嶼的旅宿也逐年成長,目前有十六家,會透過金門大橋把烈嶼鄉整體便利讓大家知道。
記者呂肇中/議會報導
議員董森堡針對打造宜居宜學的金門專案報告中提到的新建體育館計畫,他指出,包括金寧中小學體育館、金城體育館、綜合體育館、高職游泳池優化及親子SPA館等設施,雖然皆以「中央0%、地方100%」列入計畫,並註明待運動部成立後爭取補助,但行政院日前指出,將統刪27%補助款,議員董森堡憂心這些高度仰賴中央補助的場館計畫,未來若無法獲得經費支援,地方財政將面臨沉重壓力。
議員董森堡指出,根據主計處統計,目前縣庫約剩餘50億元,若上述重大工程同步推動,未來恐有縣庫見底的風險。他質疑教育處在資源有限情況下,如何有效解決相關問題。
他建議教育處應妥善運用規劃能力,針對爭取不到中央補助的項目,務必考量替代方案,避免影響整體縣政財務結構。他認為,目前仍在使用中的學校老舊建築物應優先處理;若要向體育部爭取經費,也應以成功機率較高的計畫為優先,不論是計畫型補助還是興建經費補助,都應審慎評估。
教育處處長孫麗琪說明,縣府確實面臨地方預算有限的挑戰,因此只要有機會,對於中央經費補助將會優先積極爭取。他說明,目前體育署將於今年9月9日升格為「運動部」,教育處也已針對相關新建體育設施計畫與體育署密切聯繫、持續溝通中,後續將會配合中央政策方向,進行滾動式調整,以因應補助政策的變動,期盼在不增加地方財政負擔下,仍能推動必要的教育與運動建設。
此外,議員董森堡對於現行興建幼兒園大樓的規劃,提出疑慮。他表示,在少子化趨勢已成全球共識的背景下,若將大量預算投注於硬體建設,未來恐出現空間閒置問題。他建議,應將資源更多投入於師資、特色教學等軟體提升面向,以實現量的滿足與質的提升,提升教育資源使用的整體效益。
議員董森堡說,針對未來體育館設施與社區共用的管理模式,董森堡議員亦表達關切。他指出,目前規劃多數為「學校優先、社區共用」的模式,白天供學校教學使用、晚上對外開放,但實際營運時,管理權責的劃分需明確釐清。屆時,晚間對外開放的管理維護、場地調度與安全責任,究竟應由學校承擔,還是應由社區或其他專責單位負責,教育處須事先規劃明確。
教育處處長孫麗琪說明,目前體育場館的類型與定位各有不同,營運方向也會因應實際需求有所調整。初步規劃有兩種管理模式:第一是在現行校園保全制度的基礎上,擴大工作內容,納入場館開放後的管理與維護工作;第二則是考慮委由外部單位經營管理,以減輕學校與地方政府的人力負擔。
她補充,目前教育處正著手規劃整體體育場館的轉型與經營企劃評估,期望透過制度設計與多元經營模式,提升場館使用效益,同時兼顧學校教學與社區共享需求。
議員董森堡建議,台灣許多國民運動中心設於校園周邊,採學校與外部單位共同管理的模式,雖能有效提升資源利用率,但也常因場地使用時段產生權責與使用權分配的爭議。為此,他進一步建議教育處可參考國外作法,例如引入新的治理架構,透過成立「學校—社區—政府」三方共同組成的管理委員會,協調資源調度與管理責任,達到永續營運與公平使用的目標。
記者陳冠霖/議會報導
金門縣議會第8屆第5次定期會持續進行中,27日專案報告議程中,議員們針對烈嶼地區觀光、教育與基礎設施等多項地方關切議題踴躍發言,提出具體建言。會中,縣議員洪成發及唐麗輝針對烈嶼觀光沒落、學校規模縮小及青少年中輟問題進行質詢,要求縣府應提出更有效的政策應對,以回應基層民意期待。
縣議員洪成發關注烈嶼觀光發展停滯的問題。他指出,儘管金門大橋已通車,但烈嶼地區的觀光效益未見明顯提升,與小琉球的觀光熱潮相比仍相去甚遠。洪成發表示,烈嶼目前僅有26家合法民宿,總接待量約270人,且近期已有數家業者陸續歇業,餐飲業者亦難支撐,經營環境相當困難。尤其在大陸「五一」連假期間,雖有大量陸客湧入金門,卻幾乎無人踏足烈嶼,顯示當地景點吸引力不足。他認為縣府多年來未於烈嶼增設新的觀光亮點,現有景點多為早期設置,已難以滿足現代旅客的需求。
面對觀光發展困境,洪成發進一步請觀光處應正視整體金門觀光布局,針對烈嶼地區提出具體扶持對策。他強調,觀光處不能只在每年大年初一於烈嶼施放煙火,這類短暫節慶活動對促進觀光的實質幫助有限。他直言,烈嶼不應成為「觀光的孤島」,縣府應積極盤點資源、提升景點品質並協助業者行銷推廣,強化烈嶼在整體金門觀光產業鏈中的地位。
針對金門大橋通車後車流增加的情況,洪成發也質疑是否對橋體結構造成壓力。他建議縣府應針對往來大橋車輛設限,設置地磅設備進行實際秤重,防止超載車輛危及橋梁安全。對此,觀光處長許績鑫回應,目前通行車輛已有重量限制,規定不得超過40公噸,將再研議相關管制及配套措施,確保橋梁長期使用安全。
在教育方面,洪成發關切烈嶼地區學生人數逐年減少的現象。他指出,烈嶼目前有三所國小,但總學生人數僅約一兩百人,導致小校小班現象。他建議縣府評估將三所國小整併為一校,並規劃統一的幼兒園設置,以整合資源、提升教學品質及教育效益。他表示,併校不僅可集中師資與設施,也利於推動多元課程與學習活動,但需同步考量家長接送、校園空間調配等配套方案。
對此,教育處長孫麗琪回應,目前縣府已有規劃,將幼兒園整併至烈嶼國中,至於三所國小的空間,未來可轉型為「烈嶼大學區」概念的學習基地,提供更彈性與創新的教育資源配置。針對學生外流至大金門就讀的現象,洪成發亦建議縣府應提出誘因政策,吸引學子回到烈嶼就近就學,讓學校維持運作,也利於地方人文發展。
此外,縣議員唐麗輝則聚焦青少年中輟生議題,指出目前學校與社會處的輔導機制各自為政,缺乏整合與資訊共享,導致中輟生狀況難以全面掌握與追蹤。她批評目前機制如同「雙頭馬車」,既無效也浪費行政資源,她請教育處與社會處應建立跨部門聯繫平台,整合輔導機制,協助中輟學生重返校園或接受適性輔導,避免其在成長關鍵期失去學習機會。她也提醒縣府,施政口號強調「顧老顧幼」,也不應忽略青少年這一族群的實際需求與困境。
議員唐麗輝進一步指出,部分地區學校因人力與資源不足,課後輔導機制長期未健全,導致部分學生放學後無明確的學習與照顧支持,易流於偏差行為或產生輟學風險。她強調,除了學校系統內的輔導機制,更應強化社工的社區訪視與關懷功能,擴大早期發現與即時介入的網絡。唐麗輝建議,縣府應以跨單位合作模式,建立完善的輔導與追蹤體系,將教育處、社會處及相關資源有效整合,形塑更完整的青少年成長支持網絡。對此,教育處長孫麗琪表示,教育處會積極強化與社會處等單位的合作機制,透過跨域整合,健全地方社會安全網,讓每一位學生在教育路上都不被遺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