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學子FUN科學營登場 師大團隊跨海推動科教向下扎根

發布日期:
記者: 蔡麗玉/金寧報導。
點閱率:204
金門科學營大合照。(蔡麗玉攝)

金門科學營大合照。(蔡麗玉攝)

為落實科學教育向下扎根的政策目標,培養金門學子的自然科學素養與探究精神,金門縣政府攜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授、桃園市自然領域分團及研究生團隊,於暑假期間共同舉辦「金門學子FUN科學」營隊,營隊自7月3日至8日在金寧中小學登場,透過多元有趣的實驗課程與動手操作,引領學童走進科學世界,展開一場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的學習旅程。
此次營隊為期六天,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姚清發教授領軍,結合陳美玲老師、蘇瑞許博士(Dr. Sundaram Suresh)、范秀慧老師、曹淇峰老師、梁忠三校長、方崑合校長、胡心如老師、趙君傑老師等教學團隊與助教,共計32人前進金門,設計一系列結合化學、生物、物理、數學及英語等跨領域知識的探究課程。
課程內容涵蓋與校內課程接軌的磁學理論實作,包括磁鐵平衡、磁浮筆製作、電磁鐵磁力測試、單極馬達(初階與進階)製作等,幫助學生驗證所學並感受科學的趣味。生物單元中,學員透過顯微鏡觀察草履蟲的有性與無性生殖過程、觀察水蘊草葉綠體的流動,培養細微觀察力與生命科學興趣。
營隊亦設計貼近日常生活的趣味科學活動,例如「菇茹火箭」以吸管與寶特瓶蓋等簡易器材結合菇類催化雙氧水分解,製成趣味火箭,讓學生透過實驗學習化學反應原理;「藍印術」單元則運用草酸鐵鉀與赤血鹽製作感光液,透過太陽紫外線曝光,觀察光化學反應對影像深淺的影響,並結合雷射切割模板與手繪藍曬技術,讓學生比較傳統與數位印刷解析度差異,以數據佐證學習成果。
營隊首日舉行開幕式,金門縣政府副縣長李文良、教育處副處長董雲馨、金寧中小學校長宋文法均到場,表達對此次活動的高度肯定與支持。李文良副縣長致詞時特別感謝姚清發教授團隊長期投入金門科普教育,並指出姚教授曾發表超過170篇國際學術論文,其中7篇登上期刊封面,成果卓越。
李副縣長表示:「本次營隊內容豐富,不僅激發學子的學習興趣,更透過實驗實作培養解決問題能力與團隊合作精神。感謝所有參與師長與志工的付出,亦感謝金寧中小學提供完善場地,使營隊得以順利推動。縣府未來將持續支持此類優質教育活動,期盼更多學子能在生活中發現科學之美,拓展學習視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姚清發教授在受訪時表示,金門科學營以「寓教於樂」為設計核心,透過科學遊戲與實驗操作,取代傳統枯燥的理論講解,讓學生能在輕鬆自在的氛圍中,沉浸於科學探索的樂趣之中。
姚教授指出,為呼應108課綱所強調的「探究與實作、實作與探究」的教學精神,課程設計除了追求趣味性,更注重知識內涵的傳授與學習歷程的引導。藉此鼓勵學生未來能考慮報考理工相關科系,持續深耕自然科學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營隊課程中特別加入了碳60分子模型的組裝活動。透過親手拼組由12個五邊形與20個六邊形構成的碳60模型,學生除了能觀察到其與足球相似的對稱結構與數學美感外,也能進一步理解此分子在化學、物理與材料科學中的特殊性質與廣泛應用。
此外,此模型亦富含哲學象徵:其圓形結構不僅象徵「圓滿」,亦寓意「事緩則圓」的處世智慧。藉由活動設計,引導學生從科學中體會生活哲理,進而提升欣賞科學之美的能力,並學會將科學精神融入日常生活。
此外,活動第一天,教育處副處長董雲馨亦親自至各班級觀課,關心學生學習情況,鼓勵學童主動提問、勇於探索,並感謝教學團隊的專業與熱情投入。
「金門學子FUN科學」暑期營以跨學科、實作導向的教學策略,融合化學、生物、物理與英語等元素,透過實作體驗激發學生對科學的正向認知與長期學習熱忱,落實教育向下扎根的理念。縣府期望未來有更多此類結合學術資源與在地教育的合作計畫,陪伴孩子們探索科學世界,啟發未來無限可能。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