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數位教材研習 強化教師教學知能

烈嶼國中承辦「114年度防災數位教材研習」,集結國中、小教師「充電」。(烈中提供)
烈嶼國中承辦「114年度防災數位教材研習」,集結全縣各國中、小教師,透過創新教學與設計實作,強化教師防災教學與課程設計能力。在極端氣候與災害風險日益升高的當下,學校教育如何讓「防災」真正走進課堂、進入生活?由金門縣防災教育輔導團主辦、烈嶼國中承辦的「114年度防災數位教材研習」,聚焦「怎麼教、教得好」的防災教學行動。
烈中指出,此次研習邀請大同大學媒體設計系教授陳彥甫擔任講師,課程導入「設計思考」架構,讓教師們在真實任務情境中分組操作、動手規劃,重新詮釋防災教案設計的方式。現場也實地導覽教育部「防災數位教材平台」,提供參與教師實際操作與課程整合的機會,幫助大家看見更多可行且有感的教學資源。
金門縣政府教育處國民教育科科長葉麗珠感謝烈嶼國中承擔本次研習,也感謝所有參與的校長與老師們的投入。葉麗珠指出,防災教育不能只靠每學期一次的演練,更需要在課堂中紮實地培養學生的判斷力與應變力。面對的不只是自然災害,而是瞬息萬變的社會環境,這不只是「備課」,更是「準備應變」—準備好面對未知、做出反應、成為行動者。她進一步指出:設計思維就是在教學中做最有效的資源規劃方式,它不只是讓教材更有組織,而是讓教學更有方向、更具彈性。數位教材則提供我們跨越場域與限制的工具,讓防災不再只是口令和步驟,而是一種真正能在學生身上扎根的生活素養。
烈中指出,此次研習聚焦三大主軸:強化教師防災教學與課程設計能力、推廣防災數位教材的實作與平台應用與促進縣內教師經驗交流與資源共享。參與教師反應課程設計實用、思維轉換清晰,有助於打破以往對防災教學的刻板印象。老師在課後分享:「我們不能只是把教材搬進教室,而是把防災的思維帶入孩子的日常生活。」烈中表示,這場防災數位教材研習,對於「防災素養」與「課程創新」兩者結合,提升第一線教師對數位教材的實作及運用,增進數位防災素養教學知能。未來,防災教育輔導團也將持續推動數位與實體融合的教學方式,讓每一所學校都能具備面對災變的智慧與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