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國樂團端出國家級饗宴 來自金門的聲音 風獅爺傳奇八度響徹國家音樂廳

金門國樂團2025《風獅爺傳奇》音樂會於台北國家音樂廳登場,圖為團員精湛演出。(金門國樂團提供)

金門國樂團2025《風獅爺傳奇》音樂會於台北國家音樂廳登場,圖為金門國樂團八度響徹國家音樂廳,再創紀錄。(金門國樂團提供)
台北國家音樂廳再度響起來自金門的聲音—金門國樂團2025《風獅爺傳奇》音樂會隆重登場,音樂廳迎來滿滿的人潮,再次見證離島文化團隊在國家級舞台上的厚實實力與藝術魅力。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特別代表陳福海縣長出席,為金門子弟喝采。
7月1日晚間,金門的聲音,八度響徹國家音樂廳,這場音樂會不僅是一場演出,更是一場來自家鄉溫暖的聲音、一場文化與情感的同鄉聚會。金門同鄉總會及北部各金門同鄉會的全力號召,許多鄉親攜家帶眷自台北、新北、桃園、基隆、新竹等遠道而來。演出團員親友團與眾多國樂愛好者也熱情到場,現場熱鬧非凡,宛如在首都舉辦一場盛大的「小金門」。不少多年未見的金門老同學在音樂廳重逢,乾脆在演出後開起「小型同學會」,在音樂與笑聲中,一同分享來自故鄉的驕傲,今年的演出,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特別代表陳福海縣長出席、主辦單位文化局陳榮昌局長也到場聆聽,充分顯示縣府對國樂團的支持。
作為金門國樂團自2009年起最具代表性的年度鉅作,《風獅爺傳奇》不只是音樂演出,更象徵著樂團與金門這塊土地共同成長的深刻記憶。今年由黃光佑老師擔綱指揮,並邀請金門子弟、青年中阮演奏家孫聿瑩擔任協奏,展開一場融合金門風土、島嶼歷史與國樂創意的島嶼聲音旅程。
本次音樂會精選多首歷年委託創作的代表性作品,貫穿鄉土風情、文化記憶與史詩幻想,展現金門國樂團在藝術創新與在地書寫上的多元視角:朱雲嵩《神遊浯洲醉金城》,作為開場曲目,作曲家從金門高粱的酒香中獲得靈感,將歷史、街景與生活節奏交織成音符,勾勒出一幅迷濛且醉人的金門城市意象,是一首既具地景感也富想像力的城市音畫。吳弈霖《逍遙歌》(台灣首演),首度於台灣舞台演出,作品融合古典情韻與現代節奏感,節奏輕盈、風格自由,描繪一種灑脫不羈、自在自足的「逍遙」境界,展現國樂當代表現的另一種可能。鄭光智《金僑在洋》,為紀念新加坡金門會館創立150週年所作,作品以金門童謠〈白鷺鷥〉為主旋律,透過音樂講述族群移民、離鄉與返鄉的情感歷程,連結東南亞華人社群與金門人深層的文化血脈,情感真摯動人。
蘇文慶《綻放》(中阮協奏),由青年中阮演奏家孫聿瑩擔綱協奏,作品運用明亮而絢麗的音色語彙,展現青春生命力與藝術張力。孫聿瑩為金門出生的青年音樂家,曾獲國立國樂團《吳儂阮語》全國比賽冠軍與人氣獎,本場她與樂團合奏詮釋此曲,琴聲細膩流轉、情感充盈,引領觀眾沉浸於音樂之中。李博禪《青青思念》,下半場開場之作,旋律如信紙般一筆一劃地寫下對家鄉山川與歲月的深情懷想,是一首獻給「思念」的樂章,緩緩鋪陳人與土地間的心靈牽引與地景記憶。張朝《干將.莫邪幻想曲》,音樂會壓軸登場,作品以中國古代名劍干將莫邪的傳說為藍本,融入武俠想像與史詩敘事,曲勢磅礡、張力十足,帶領聽眾進入一場音樂構築的傳奇宇宙,氣勢震撼,全場為之屏息。
演出最後,在觀眾熱烈安可聲中加演〈希望之歌〉,作為本場演出的溫柔餘韻。該曲由青年作曲家劉昱昀創作,旋律明亮溫暖、充滿情感張力,傳遞出跨越海峽、連結世代的希望與祝福。當晚劉昱昀老師亦親臨音樂廳現場聆聽,見證這首作品在金門國樂團的詮釋下,化作屬於故鄉的音樂祈願。
演出在安可聲與掌聲中圓滿落幕,不少鄉親在離場時依依不捨,紛紛表示:「這是一場不輸任何職業級國樂團的表現!」、「金門國樂團應該每年來,這一天就是我們在台北的『金門人節』!」更有觀眾建議:應由縣府或文化單位支持,每年固定舉辦「金門鄉親文化日」,以音樂為平台,凝聚在外鄉親,推廣金門文化。
演出當晚,嘉賓雲集,包括: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伉儷、文化局長陳榮昌、教育處長孫麗琪、行政院金馬聯合中心執行長吳增允、金門縣同鄉總會理事長李台山伉儷、北農董事長楊鎮浯伉儷、飛買家總經理張仕賢、東周董事長陳永東、廖志燿董事長賢伉儷、黃奕炳、李智雄、張建歐三位將軍伉儷、胡璉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安伉儷、金門文藝社社長楊筑君(牧羊女)、金城國中校長謝志偉、金湖國中校長莊錦智、金湖飯店董事長吳秀光等均到場支持。台灣金門同鄉總會蔡少雄理事長、台北市金門同鄉會許奮鬥理事長、中華金門同鄉會前理事長黃獻平、新竹市金門同鄉會劉金民理事長、旅台翁氏宗親會翁瑞美理事長、李氏宗親會李光瑞理事長、許氏宗親會許丕杰理事長、烈嶼公共事務協會洪麗玲秘書長等北部社團更總動員參與,共襄盛舉。
金門國樂團表示,今年的演出陣容除了金門在地青少年國樂團團員外,更有來自台灣大學、成功大學、台灣藝術大學與台南藝術大學等校的22位旅台學子,其中包括兩位準醫師與即將成為教師的國樂團校友,從全台各地回到樂團舞台,與後輩並肩演出。他們用音樂連結記憶、回應培育之恩,也象徵金門國樂教育的傳承與綻放。
國樂在金門的重新發展是由金門音樂教育推手王金國老師於2001年開始推動,起源於金城國中國樂社。自創立初期起,即積極建構完整的國樂教育體系,結合國中、高中、國小等學校資源,建立「三級銜接」的國樂人才培育模式,成為臺灣離島地區首見的一條龍式國樂教育系統,團隊自創團以來,堅持「在地培育,深耕教育,精進藝術」的理念,聘請台灣年輕指揮家黃光佑老師來金門執教,長年參加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屢獲「特優」佳績。學生在音樂專業與品格養成上並重,表現穩健且日趨成熟,逐步建立起具水準的常態演出陣容。歷經二十多年發展,早已不只是地方音樂社團,更成為展現金門文化底蘊與藝術潛能的重要旗艦,2025年《風獅爺傳奇》音樂會已是金門國樂團第八度登上國家音樂廳,象徵著金門青年國樂在專業表演藝術領域的持續躍升與堅定承諾。
金門國樂協會表示,金門國樂的發展至今年已經25年了,一路以來是各級學校、學校家長後援會、各分組老師、指揮黃光佑老師及歷任協會的成員努力走來的成果,也要感謝金門縣政府教育處及文化局的指導與支持,金門的聲音,已在國家音樂廳中深深扎根。未來將從島嶼走向世界,從風獅爺的傳奇中,奏出屬於金門的文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