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孩子腦內的秘密花園 專家呼籲家長放下手機

扎根零歲親職教育社區系列講座。 (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由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與金門縣家庭教育中心攜手主辦的「扎根零歲親職教育社區系列講座」,日前分別於前水頭社區活動中心與庵前社區舉行兩場親職講座,場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烈。此次活動特別邀請臺中榮民總醫院兒童神經外科主任周育誠醫師蒞臨金門,以〈打開孩子腦內的秘密花園〉為題,深入淺出講解0至6歲幼兒大腦發展歷程及教養要點,廣獲家長與教保人員高度肯定。
講座由胡璉基金會董事長、創造力教育專家陳龍安教授主持,並於講後進行專業引導與總結評論,引領家長從神經發展的觀點重新思考早期育兒方式。陳教授並結合其倡導的「問、想、做、評」創造性教學理念,強調親子共玩共學在腦部發展中的重要角色。
周育誠主任指出,0至6歲為兒童腦部可塑性最強的黃金時期,特別是出生前後的神經發育尤為關鍵。他強調,嬰幼兒若在此階段缺乏語言刺激與情感互動,可能錯失影響終身發展的關鍵契機。「人在心不在」的育兒現象日趨普遍,周醫師提醒家長警覺手機過度使用所造成的陪伴品質下降,並語重心長呼籲:「搶救孩子的大腦發展,從放下手機開始!」講座中,周主任以生動圖像與科學數據,揭示腦神經發育的歷程。他指出,從胎兒期第五個月起,神經系統即開始進行髓鞘化;嬰兒出生後,神經元以每分鐘25至50萬個的速度大量生成。1歲半時,幼兒逐漸建立語言與自我意識,3至4歲為心智能力的成熟期,6歲則進入邏輯推理發展的起點。若能在此階段給予充分的營養、感官刺激與情感陪伴,將為日後的學習與成長奠定穩固基礎。
在飲食營養方面,周主任分享多項有助於幼兒腦部發展的食材建議,鼓勵家長重視天然、均衡的飲食規劃。而在教育刺激層面,陳龍安教授則倡議透過親子共學、創意思考遊戲及「問想做評」的互動模式,打造充滿啟發性的學習情境,幫助孩子在遊戲中學會思考、培養創造力。
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表示,未來將持續與金門縣家庭教育中心深化合作,持續推動以兒童發展與親職支持為核心的在地教育行動,讓每一位孩子的大腦「秘密花園」,都能在金門這片土地上健康萌芽、自由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