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落實巡倒清刷 阻斷病媒蚊傳播鏈
颱風丹娜絲雖已遠離,但其殘餘水氣與西南風雙重影響下,金門地區天氣仍不穩定,易有短暫陣雨或雷雨。金門縣環保局特別提醒民眾,雨後應立即檢查住家內外環境,清除積水容器,避免成為登革熱病媒蚊的孳生溫床。
根據環境管理署資料,登革熱主要透過病媒蚊(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叮咬傳播。颱風過後的間歇性降雨,容易在環境中形成積水容器,這些地方正是病媒蚊產卵的理想場所。環保局指出,若積水未及時清理,病媒蚊卵約一週即可孵化,兩週內該區域的蚊蟲密度便可能大幅上升,大幅提高登革熱傳播風險。
為此,環保局呼籲民眾落實「巡、倒、清、刷」四步驟:即仔細檢查住家內外可能積水的物品,如花瓶、水盤、盆栽底盤、廢輪胎、廢棄容器、天溝、地下室等。將容器中的積水倒掉,並保持乾燥。將不需要的容器分類清除,避免積水。留下的儲水容器應定期刷洗,避免殘留蚊卵。
環保局提醒民眾在清理環境時,若發現大型廢棄物如家具、浴缸、水族箱等,可聯繫當地清潔隊協助清運,切勿隨意堆放,以免積水。此外,使用中的儲水容器(如水桶、水缸)應加蓋或加掛細網,並定期刷洗,避免成為病媒蚊孳生源。
「巷弄間的天溝、水溝常是防疫死角,容易積水且不易察覺」,環保局請民眾務必加強檢查,主動清除積水,共同降低病媒蚊密度。
除了防範登革熱,環保局也提醒民眾,在風災後清理家園時應做好安全防護,穿戴手套、雨鞋等裝備,避免割傷或感染。同時,應特別注意飲用水及食物衛生,飲用水需徹底煮沸或飲用包裝水,以確保健康安全。
環保局表示,登革熱防治需全民共同參與,唯有落實環境管理,才能有效阻斷病媒蚊傳播鏈。呼籲民眾雨後立即行動,巡視居家環境,清除積水,保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