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團隊攜手金鼎國小 打造藝術與環境共學工作坊

藝術實作展。(金鼎國小提供)
第九屆「法藍瓷想像計畫」以「代間共學」與「社區共好」為主題,號召全台八組大學生團隊參與,並提供每組25萬元執行經費。今年,國立金門大學「浯界傳承-CAQ」團隊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攜手金寧鄉金鼎國小,舉辦為期五天、共30小時的暑期藝術與環境教育工作坊《浯質轉生:新拾紀時代》,帶給學童別開生面的學習與創作體驗。
此次活動由金門大學觀光管理學系蔡宗憲教授指導,團隊成員橫跨不同系所,針對金鼎國小三至五年級學生量身設計多元課程,內容涵蓋社區走讀、海岸淨灘、藝術實作等面向,讓學生透過實地踏查與動手創作,探索在地文化與環境議題。
課程以金門傳統「花磚」為創作靈感,結合藍曬圖技法、花磚拼貼、雷射雕刻與再生素材創作,引導學生從生活與土地中汲取靈感,理解地方創生與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學生也透過實際接觸與創作,學習將美學轉化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地連結是此次課程的核心亮點。課程從認識盤山、水頭聚落與閩式建築出發,邀請翁炳炎先生與講師藍文佶現身授課,帶領孩子觀察傳統花磚圖騰,聆聽文化記憶與建築故事,並進一步運用海洋廢棄物進行創意實作,轉化為兼具藝術性與永續概念的作品。
活動成果展即日起,在盤山村辦公處展出一個月,邀請社區長輩一同參與觀展。展覽展現代間共學精神與社區共好的實踐,也讓孩子們的創作在社區中被看見,藝術真正走進人群,回饋地方。盤山村村長翁品洋特別提供場地支持,讓孩子們的努力能被更多人欣賞。
該計畫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實踐「優質教育」、「永續城鄉」、「責任消費與生產」及「保育海洋與陸域生態」等理念。藉由文化與環境結合的深度學習模式,讓孩子在「做中學、遊中學」中激發創意,深化對家鄉土地的認同。
金鼎國小校長蔡玉羨表示,感謝法藍瓷想像計畫將美學教育帶入偏鄉,也感謝金門大學學生的熱情投入與專業設計。未來將持續爭取更多資源,攜手社區為金門培育具文化底蘊與永續意識的新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