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瞭望》一場被中央「沒收」的金廈年度海上盛會

一年一度的「金廈泳渡」海上盛會今年停辦,反映兩岸關係的持續緊張。(李金生攝)
特約主筆:李金生
金門縣政府教育處與廈門市體育局合辦,目前唯一由兩岸官方共辦的「第13屆金廈泳渡接力公開賽」,今年原定7月26日熱鬧登場,但因我方陸委會以去年以來,大陸海警船頻繁侵擾金門禁限制水域,因此「不建議辦理」,僅27日在習山湖的「第22屆金門海上長泳」照常舉辦,等於一年一度的兩岸海上盛會只做了半套,在統戰疑雲瀰漫的此刻,讓只能依據中央指示停辦的金門縣政府,深感無奈和遺憾。
金廈泳渡自2009年首次舉辦以來,期間僅因2017年廈門舉辦「金磚五國」領導人會議而停辦一年,2020至2022年再因疫情停辦3年,如今又因兩岸關係緊張叫停,讓人憂心這場「政治疫情」在一衣帶水的金廈小兩岸翻起萬丈波瀾,不知何時才能平息下來?
今年原規畫下海選手由廈門游到金門,在兩岸對等接待的原則下,我方原定參加的選手80人、官員和貴賓120人,陸方則是選手120人、官員和貴賓80人。在可能停辦的消息傳出之前,縣府已從可靠管道得知中央的態度,而且立場十分堅定,與陸委會發言人梁文傑在台北記者會中的「不建議辦理」委婉說法,在程度上有相當落差。
縣府感受到中央板上釘釘,此事已成定局,其間沒有任何迴旋空間,因此早有至少今年「停辦」的最壞打算,但對外仍說要等中央主管單位體育署的正式公文,全案才算底定,留下一些懸念。
兩岸自2001年「小三通」以來,金、廈小兩岸一直扮演交流最前線的角色,善意往來的關係不能輕易解構,縣府因此規畫指派一級主管赴陸說明,至少讓對岸了解縣府一直努力爭取,並未隨便放棄的立場,以將此事的影響降至最低。
但從來難行路上波折多,節骨眼上又碰到「丹娜絲」颱風來襲,金廈泉小三通和空中交通都斷航,原定赴陸的第一人選縣府教育處長孫麗琪因帶團赴大馬公演,無機可搭回返金門,只得由副處長董雲馨偕主辦的體健科長莊凱倫在七月七日,搭乘「小三通」客船赴陸拜會廈門市體育局,就金廈泳渡停辦一事的原委溝通,陸方也能理解縣府的立場與難處。
雙方原也研擬一些替代方案,包括延期辦理,另擇適當時機復辦,或改在廈門當地海域舉辦,但最終評估替代作法意義不大而作罷。不過,雙方都寄希望於明年,期待兩岸緊張關係緩和下來,來年可以「第13屆金廈泳渡接力公開賽」的名義熱鬧續辦。
多年來一直掛在一起,接連兩天登場的「金廈泳渡」和「金門海上長泳」在2010年時也曾發生一段小插曲,當年於料羅灣登場的海上長泳,吸引兩岸三地共1700餘人參加,海上五顏六色,十分熱鬧!但因現場司令台的看板出現協辦單位「中華民國成人游泳協會」的字樣,遭到陸方泳士的抗議,縣府趕緊指派工作人員找來大膠帶遮住,結果又引起台灣跨海參加者的不滿,批評主辦單位「自我矮化」和「政治干預體育」。
事後,縣府說明協辦的是「中華成人游泳協會」,但因工作人員製作看板時誤植為「中華民國成人游泳協會」,最後在各方的理解和諒解下,此事也就不了了之,沒有進一步的不好發展,但也算是兩岸一年一度的海上盛會中,曾經發生的一則與「政治」沾上邊的往事,只是事隔15年之久,仍記得者應已不多了。
2025年金廈泳渡一案,在陸委會建議體育署「審酌辦理」,並向專程拜會的金門副縣長李文良和縣體育會主管表明「不建議辦理」的明確方向後,最終隨著體育署一紙公文的來到,確認中央立場始終如一,在各方關注下拍板定案。
「去年花勝今年紅,可期明年花更好」。只是,兩岸關係愈來愈壞,久無戰事的金門再見戰車跑來跑去,一場被中央沒收的兩岸海上盛會,明年能否如金廈雙方主管機關的期待,再次在金廈海域風光續辦?似乎也只能放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