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教育界訪團拜會縣府 期為雙方注入更多創新動能

臺北市高中學生家長會聯合會「2025年金門教育交流暨戰地文化參訪」團拜會金門縣政府,副縣長李文良率縣府主管熱情接待。 (莊煥寧攝)

臺北市高中學生家長會聯合會「2025年金門教育交流暨戰地文化參訪」團拜會金門縣政府,副縣長李文良率縣府主管熱情接待。 (莊煥寧攝)
臺北市高中學生家長會聯合會與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聯手舉辦「2025年金門教育交流暨戰地文化參訪」活動,參訪團由高中聯總會長林愛婷與全中教理事長史美奐率隊,並邀請臺北市市政顧問簡忠雄、唐一弘等嘉賓一行昨日上午拜會金門縣政府,副縣長李文良親自接待,雙方就教育、觀光及產業發展進行深度對談,盼為金門與臺北未來注入更多創新動能。
副縣長李文良首先代表縣長陳福海向遠道而來的臺北訪團表達歡迎,他表示,臺北市在各項教育指標上名列前茅,除了資源豐富,家長對教育政策的高度理解與支持更是關鍵。他觀察到,臺北家長們出發點都是為孩子好,政策推動因此能取得共識,避免多頭馬車,這是金門需要學習之處。此外,他也對臺北教育界將工作與社交分開的處事態度深感認同,認為這種理性而專業的溝通模式,有助於建立合作默契與信任基礎。
李文良副縣長分享金門教育的重要成果,首先是海外遊學政策。這項政策自他擔任教育處長時便積極推動,採金字塔型規劃,讓學生分階段走出離島,拓展國際視野。每年約600多名小學生中,有近200名國小五年級學生參與海外遊學,國二約100人,高中職階段則約50人。他說,儘管遊學成果難以量化,但從第一線教師回饋中可見其價值。有老師原本質疑成效,後來卻深刻發現,曾參與遊學的學生在視野與口語表達、思維廣度上,與未參與者差異顯著。
他也特別提及,金門與日本學生交流合作已邁入十週年,此次他再度率團拜訪,聽到有學生因哥哥曾參加遊學留下美好回憶,自己也鼓起勇氣參與,顯示政策對家庭與孩子產生的正向影響。
第二項成果為金門科學日。此活動由金門籍教授提出構想,並成功向國科會申請補助,仿效臺北市模式,為金門孩子帶來前所未有的科學體驗,包括機器人、科學實驗與互動展示,皆點燃孩子對科學的好奇與興趣。李副縣長指出,金門在全國科學競賽中,每年僅有六件參賽名額,卻能獲得五件獎項,更在縣市組排名全國第二,僅次於新竹市,展現教育耕耘的厚實成果。
參訪團成員亦針對金門高粱酒品牌與行銷提出具體建言。來賓們對金門高粱酒品質讚譽有加,認為其香氣濃郁,飲後不上頭,且屢獲國際金牌殊榮,足見競爭力。然而,他們也指出,金酒品牌形象仍停留於「乾杯文化」,難以打入年輕市場,建議學習威士忌塑造成熟、優雅、紳士氛圍,並開發創新產品。
此外,來賓提議舉辦「金酒節」,如同慕尼黑啤酒節,結合音樂、表演、飲酒文化,形成國際性盛事;也可將運動與高粱調酒結合,創造休閒新體驗;並可設置海邊世界調酒大賽場館,規定使用金門高粱為基酒,透過國際直播帶動觀光效益。同時,有家長建議推出 5%酒精的紀念酒,定位於學生畢業紀念或年輕族群,建立全新產品形象。
針對產品設計與服務,來賓也提出改進瓶身過寬無法放入行李箱、封條過黏易破損、玻璃瓶客製化需求等細節,李副縣長認為這將有助提升顧客體驗與市場接受度。他也分享,曾有韓國扶輪社社長在金門坑道儲存500公升酒罈,展現尊榮感與故事性,值得金酒公司在品牌行銷上借鏡。
在觀光面向,訪賓也建議金門可仿效澎湖發展海上遊樂區,結合戰地文化,創造與對岸遙望的獨特體驗。李副縣長坦言,金門水域開發受戰地管制影響,過去連寶特瓶與籃球皆須登記回收,但戰地政務解除後已逐步鬆綁,如宜蘭的國小帆船隊曾於料羅灣進行活動,未來將持續發展海洋教育與遊樂項目。
住宿與軍事觀光方面,李副縣長指出,雖然國際飯店業者因兩岸政治風險觀望,但可從小規模度假小屋、原生生態露營區起步,滿足多樣化旅遊需求。來賓建議規劃「當兵體驗營」,讓青年或曾服役民眾重溫軍旅生活,對此,李副縣長認為可採預約制安排團體,並結合金門九月「老兵召集令」活動,打造另類戰地文化體驗。
宗教觀光方面,來賓提到可參考白沙屯媽祖繞境,發展全島繞境活動,吸引信眾來訪。李副縣長回應,過去曾嘗試全島繞境,但老人家體力有限,效果不如預期,未來若有契機仍願探索。他也支持發展如台中文創市集的青年創業平台,結合咖啡、音樂、工藝,形塑金門慢活與深度文化魅力。
教育合作層面,來賓提出金門可與北臺灣進行跨區招生,吸引學生就讀。李副縣長回應,過去各縣市考量本位主義不易合作,但他將請教育處研究澎湖、桃園、高雄模式,若可行仍願推動,盼為金門帶來更多優秀學生與資源。
活動尾聲,高中聯總會長林愛婷感謝金門縣府各局處的周到安排與熱情接待,表示此行收穫豐碩,期待未來雙方在教育、觀光與產業交流上持續深化,開創雙贏。
李副縣長回憶在擔任教育處長時與臺北市學校合作交流,為金門教育帶來珍貴資源。他期許金門與臺北對教育的這份熱忱,能讓兩地孩子擁有更寬廣的未來視野,攜手共創教育、觀光與產業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