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沒有距離 清大師培生連續12年守護金門偏鄉學童

金夏史懷哲。(賢庵國小提供)
自2013年起,國立清華大學史懷哲教育服務課輔團隊與金門多所國中小學展開合作,至今已邁入第12個年頭。12個夏天,超過800位清大師資培育生跨海前來,不畏酷暑、不懼距離,為離島注入源源不絕的教育能量與人文關懷,溫暖陪伴數千名金門學子共度充實暑假,譜寫一段段動人的生命故事。
今年暑假,清大課輔團隊共有92位師培生分派至賢庵國小暨附幼、古城國小、古寧國小、西口國小暨附幼、多年國小暨附幼、述美國小暨附幼、安瀾國小附幼、烈嶼國中及金沙國中特教班等九所學校,服務學生人數達565人,再創歷年新高。
清華大學副校長戴念華、師資培育中心主任謝傳崇及計畫執行黃慧珊老師,特地前往金門訪視各校營隊教學情形,並親臨賢庵國小結業式,對於師培生透過創意教學與遊戲引導,激發學生潛能與學習動機,表達高度肯定。
課程內容結合語文、數理、社會、科學、藝術、生命教育與團康活動等領域,以活潑多元方式激發學習動能。師培生發揮所長,設計豐富有趣的課程,從語文邏輯到科學實驗、從藝術創作到品格教育,協助學生複習學科之餘,強化表達能力與團隊合作精神,讓孩子在被理解與尊重中建立自信心。
賢庵國小今年營隊主題為「金夏奇緣」,每日課程均設有雙語教學,並安排「趣味運動會」、「原住民文化」等特色課程,學生透過童謠教唱、傳統圖紋創作與舞蹈練習,體驗多元文化內涵,培養國際視野與文化理解力。
附設幼兒園同步進行以「色彩嘉年華」為主題的課程,透過光影遊戲、藝術創作、大肌肉活動、積木建構及自然探索等教學活動,引導幼生主動參與,過程充滿驚喜與歡笑。
在賢庵國小舉行的結業式上,各年級學生展現三週學習成果,靜態展覽與動態表演並行。川堂展出學生創作的小書、卡片、立體作品與學習單等豐富作品,並由孩子親自導覽解說。隨後於地下禮堂舉行成果發表會,播放三週學習紀錄影片,現場歡笑聲不斷。
活動尾聲,不少學生因離別情緒激動落淚,師生互相擁抱道別,場面感人。家長踴躍到場觀禮,對師培生三週的陪伴與教學表達深切感謝。
賢庵國小校長黃芸芸表示:「十二年來,清大史懷哲團隊持續深耕金門,每年都為孩子帶來不同的驚喜與收穫。教育接力不間斷,用陪伴灌溉希望,是給偏鄉孩子最珍貴的支持。」
黃校長指出,今年賢庵校區(含附幼)參與學生達170人,規模為歷年之最,顯示課輔活動廣受家長與社區肯定。
清華大學史懷哲課輔計畫自啟動以來,秉持史懷哲博士「尊重生命、服務人群」的精神,以實際行動溫暖教育現場,累積無數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