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性剝削防制諮詢會建議逐年增加高階調查人員

主持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諮詢會,副縣長李文良頒發委員聘書。(莊煥寧攝)
為落實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工作,縣府於22日下午2時在縣府大禮堂召開「金門縣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諮詢會114年第1次會議」。副縣長李文良主持會議時指出,兒少性剝削防制工作雖充滿挑戰,但若能因此讓孩子少一分危害,就是最有價值的事。他期許所有投入兒少保護工作的同仁,都能從中找到動力與意義,彼此支持,持續為金門打造更安全、友善的成長環境。
會議由李副縣長親自主持,社會處、教育處、衛生局、警察局等網絡單位及多位專業委員與會,針對今年上半年兒少性剝削防制作業進行報告與研商,展現縣府對兒少保護議題的高度重視。
會議伊始,委員會召集人李文良副縣長頒發聘書予張雅雯(財團法人瑪麗亞社會福利基金會組長)、黃國娣(金門高中輔導室教師)、孫麗琪(教育處長)、蔡建鑫(衛生局長)、黃雅芬(社會處長)等委員,感謝各領域專業人士投入兒少保護工作。而無法到場者則由該處局科長代領聘書。
李副縣長致詞時表示,縣長一直非常重視兒童及青少年議題,施政理念呼應《禮運大同篇》「幼有所長」精神,認為唯有長者與學生族群獲得妥善照顧,年輕世代才能專心打拚,形成社會良善循環。他強調,現代網路與通訊科技發達,孩子接觸網路時間愈來愈長,面臨被誤導或遭受傷害的風險也愈高,呼籲所有大人肩負起保護孩子的責任,共同營造安全成長環境。他同時感謝各委員的專業貢獻與承辦同仁面對案件時的辛勞,並承諾縣府將持續提供必要支持與協助。
會中,各單位進行業務報告。社會處指出,今年1至6月辦理6場專業人員教育訓練與外部督導會議,以及6場針對一般民眾、兒童及少年的防制宣導活動。上半年共調查5件兒少性剝削案件,受害者為國中生3案、高中生1案及未在學1案,案由包括被誘拐被騙3案、遭偷拍2案,行為人包括網友2案、同學1案、鄰居2案,均涉及《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第二條第三款所規範之影像製作。
社會處說明,若行為人為未成年者,將轉介學校輔導,若為成年人則依司法判決接受輔導教育,上半年共辦理5位性剝削行為人的輔導教育。會中,委員對於社會處調查5件案件,而教育處校園系統通報「無案件」的落差表達關切。社會處回應,部分案件由家長直接報警,不願校方知悉,基於尊重被害人意願,除非行為人為兒少,否則無強制會辦學校。委員建議,仍應讓家長了解學校支持體系,避免孩子因校方未掌握情況而遭二度傷害。
警察局報告指出,上半年查獲1件偷拍洗澡之兒少性剝削案件,涉案2人,目前偵辦中。在犯罪預防宣導方面,校園辦理8場次,參與學生3,138人次,社區辦理16場次,約969人次參與;另規劃網路巡邏及擴大臨檢勤務,並與校外會教官及訓輔軍員執行60次校外聯合勤務。未來將持續強化偵查與宣導,完善社會安全網。
衛生局報告表示,本期無需接受性治療或輔導教育之行為人,已辦理7場宣導活動,累計逾1,020人次參與,並透過有獎徵答提升民眾參與度,下半年將規劃更多兒少宣導活動並透過臉書專頁推廣,持續深化防制觀念。
教育處報告指出,持續依教育部推動友善校園實施計畫,結合中心學校推動性別平等教育、性侵害防治及兒少性剝削防制。未來將督導各校每學期至少辦理4小時性平及兒少性剝削教育宣導。李副縣長提醒,報告應聚焦兒少性剝削防制,並對高階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課程研習僅4人通過、7人未通過調查報告表示關切,指示教育處檢討未通過原因,加強實務報告撰寫訓練,而非僅重讀學科內容。
目前金門僅有6位高階調查人員(112年2位,113年4位),李副縣長建議教育處規劃年度培訓計畫,逐年增加高階人員至15至20位,初階人員達20至30位,建立充足專業團隊,提升校園性平事件處理能量,並配合社會處分析本縣兒少性剝削樣態,讓宣導更具針對性。
會議最後,李副縣長提出臨時動議,指示社會處整理近五年金門兒少性剝削案件資料,分析類型、對象、關係與犯罪手法,作為未來政策與宣導基礎。他強調,雖然兒少性剝削防制議題沉重,但若能讓孩子少一分危害,就是最有價值的事,期許同仁持續攜手合作,為金門兒少打造安全成長的環境。
金門縣政府也將持續與各委員及網絡單位緊密合作,落實性剝削防制,守護每一位兒童與少年的身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