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零歲親職教育巡迴講座持續走入社區

「扎根零歲親職教育社區巡迴講座」持續走入社區。(主辦單位提供)
為深耕金門在地親職教育、協助家長從孩子出生起即建立良好的教養觀念,由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與金門縣家庭教育中心共同主辦的「扎根零歲親職教育社區巡迴講座」持續走入社區,分別於後豐港及榜林社區舉辦兩場專題講座,邀請教育領域具專業與實務經驗的校長及教授,與家長及祖孫輩分享實用的教養觀念,現場互動熱烈,獲得一致好評。
後豐港場講座邀請古城國小校長薛奕龍與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安教授,分別以「親子共讀」與「親子共玩」為主題進行分享。薛奕龍校長以「如何講故事給小朋友聽」為題,深入剖析親子共讀的技巧。她強調,家長選書應以貼近生活情境為原則,並善用聲音變化、臉部表情與肢體動作,以及道具或角色扮演來吸引孩子注意力。講座中她特別選用繪本《阿公的假牙》進行示範,並以金門話朗讀,展現在地語言的親切感,也促進孩子語言多元發展。她進一步教導家長如何設計提問,例如:「阿公把假牙放在哪裡?」讓孩子在故事中學習思考與表達,提升語言理解力。
接續登場的陳龍安教授則以「親子共玩:玩出智慧,玩出創意」為題,從教養理論與實務操作雙面切入,提出培養幼兒的三大核心要素:一、協助建立良好生活習慣;二、藉由遊戲啟發創造力;三、在日常中實踐生活教育與品格養成。他現場分享親子互動的四步驟「問、想、做、評」,強調透過循序引導,能有效激發孩子的觀察力與邏輯思維,也促進親子溝通與信任感。家長們紛紛表示,講座內容貼近實際育兒情境,極具啟發性與操作性。
緊接著在榜林社區舉辦的講座,則由正義國小前校長許瑞芬擔綱主講,帶來「音樂素養之幼兒培養經驗分享」。許校長以其多年教學與家庭育兒歷程為基礎,闡述音樂如何成為孩子成長的重要養分。她指出,透過鈴鼓、木琴、生活器具或自然環境音等聲音刺激,不僅能活化幼兒感官,還有助於提升聽覺敏銳度與語言表達能力。她也鼓勵家長與孩子一起唱歌、聽音樂、玩聲音遊戲,在生活中自然融入音樂教育,讓孩子在輕鬆的氛圍中感受節奏與旋律,培養基本音感及情緒表達能力,同時加深親子情感連結。
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表示,「扎根零歲」系列講座自五月啟動以來,已走訪金門多個社區,致力於透過實體講座形式推動家庭教育向下扎根,將科學教養觀念落實於日常生活中。未來也將持續巡迴更多地區,讓更多家庭能在孩子生命初期就獲得正確且實用的教養資源。
金門縣家庭教育中心則指出,透過與基金會攜手合作,期望打造跨世代共學平台,讓每一位照顧者、無論是父母或祖父母,都能透過這類講座獲得育兒新觀點,共同為孩子營造安全、溫暖且有學習力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