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沒有砲聲的日子﹐三十年了﹗

發布日期:
點閱率:679
字型大小:

──從中共停止砲擊金門三十周年回望那一段沒有贏家的?譗政治砲擊?豃歲月
〈沒有砲聲的日子‧今屆滿30年││李縣長:沒有和平就沒有一切,提醒年輕一代要懂得珍惜眼前所有〉、「躲中共砲擊‧老一輩血淚交織‧不勝唏噓││單打雙不打成絕響,大三通啟動,兩岸關係進入嶄新局面〉、〈金門在兩岸關發展的角色與地位││從中共停止金門砲擊談起〉,翻開二○○八年十二月十六日的《金門日報》版面,從頭版到二版,從要聞到社論,一個早已被金門以外人民淡忘的日子,卻又在金門當地被記得、強調,而這個日子,十一月一日在台北縣中和市舉行的萬人參與「二○○八金門解嚴‧和平嘉年華」紀念活動中,金門縣長李炷烽即已登台提醒「金門這些年來的繁榮、發展,是兩岸三十年來沒有砲聲換來的」。
未有任何活動形式,但藉助媒體發出聲音來紀念中共停止砲擊金門三十年,在八二三砲戰五十周年的紀念氛圍,也在兩岸正式啟動大三通的翌日,特別是直接通郵日,金門縣長李炷烽搶先寄出快捷郵件予廈門市長劉賜貴,兩岸從火力相向、冷戰對峙到和平交流,也突顯了中共停止金門砲擊三十周年的歷史意義。沒有砲聲的三十年歲月,也成了觀察後冷戰下兩岸及金門政治、軍事、社會生態演變的指標。戰爭沒有贏家,沒有砲聲的日子,三十年了,但我們仍必須記得、記取的,那一段砲聲隆隆,人民是最大輸家的「政治砲擊」教訓。
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三日,共軍以密集的火網對金門島群發動震驚世界的「八二三砲戰」,持續四十四天落彈四十七萬餘發後,十月五日宣布停火,十月二十五日起再改為單日砲擊,雙日停火的「單打雙不打」,冷戰砲擊二十年後,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六日,隨著中共、美國建立外交關係簽署聯合公報,共軍為傳達對兩岸和解的善意,立即發佈「停止砲擊大、小金門等島嶼聲明」。因此,金門是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五日的夜晚開始,就不再傳來共軍的砲擊聲了。
回溯一九四九年國、共分離後的金門,成了兩岸政治角力,以及美國政府勢力干預下的第一線競技場;一九五四年七月中共主打「解放台灣」攻勢,九月對金門等外島發動「九三砲戰」、揭開兩岸砲擊序幕,同年十二月二日美國與中華民國政府簽訂共同防禦條約,但條約中刻意模糊金門、馬祖等外島群不同於台灣、澎湖的地位,金、馬某種程度被認為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更直指金門、馬祖「其法律地位不相同……。因此,台灣及澎湖的法律地位與外島的法律地位不同,這些外島一直是中國的領土。」美國要求放棄金、馬,但在政治及戰略的考量上,前駐美大使沈劍虹在《使美八年紀要》回憶錄中述及「金、馬兩島在行政上屬於福建省,如果中華民國放棄金、馬,等於是放棄對中國大陸其他地區的主權主張,而降低為地方性政權。」一番「金、馬歸屬」的定位論辯後,美國最後採取的態度是「不介入」和「等待演變」。
從九三砲戰的一九五四年,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簽訂到一九五八年八二三砲戰爆發的第三天,美國總統艾森豪立即召開特別會議,指出一九五四年以前的台海,美國關切者僅及台灣、澎湖,現在開始要考量延伸到保障金、馬等外島,唯一的目的是「維持中華民國的士氣」。此一期間,美國政府也積極協調兩岸「停火」事宜,著名如一九五八年九月十五日美國的畢恩、中共的王炳南,兩位駐波蘭大使的會談,王炳南發表五大霸道的宣言,包括宣稱一旦中國政府「收復」金、馬後,將致力於以和平方式解放台灣及澎湖,又要求美國軍隊撤離台海、國民黨部隊撤出金馬;中共大使王炳南的六點聲明,不見容於美國大使畢恩,認係假世界和平之名,卻以武力之實把自己的見解強加諸於人,實難容忍。
毛澤東生前曾誇口,發動金門砲戰,「對國民黨是假打、對美國是真打」;金門問題,就在美國勢力介入、調停不成,自「八二三」迄往後的「單打雙不打」,金門人民無辜為國民政府也為美國政府擋子彈、承受了二十年「政治砲擊」的苦難; 但苦難的也是遭國軍還擊的福建沿海大陸同胞,作家平路說的,「以宏觀的角度看待戰爭,悲憫的不只是我軍的亡魂」。
共軍停止金門砲擊三十年了,金門與廈門小三通七年了,兩岸苦苦等待一甲子的大三通上路了,不管金門這些年來的繁榮、發展如何,但沒有戰爭、砲聲的日子,金門才有希望、也有未來!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