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是海濱﹐如何鄒魯
全國技專及大學校長會議甫結束,緊接著由國立金門技術學院、國立成功大學、東海大學及廈門大學四校所倡議的「高峰論壇:思考金門大未來」再次集結了許多領域的重要學者專家共同集思廣益來討論這個島嶼的發展。有意思的是,這些到訪的賓客步出尚義機場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應是「海濱鄒魯」四個大字堂堂矗立。
過去,金門因其歷史背景,先有朱熹講學過化,後有濟濟進士與備出武將,素有「海濱鄒魯」之譽。然歲月數十載悠悠度過,當島上居民閒暇公餘之際欲逛得一間具品質的書店而不可得之際;當台灣本島熱烈討論著「海角七號」之際而島上居民卻得等待正版DVD發行或是被迫尋求非法盜版以趕上潮流之際;當苗栗縣的民眾得以一睹世界級男高音或是世界級團體精彩演出而島上居民幾無此機會之際,這個曾為鄒魯的海島迄今還剩下多少內涵足以撐起這塊過往招牌實在是值得大家共同面對與深思的課題。
的確,在經濟發展壓倒一切的現今價值下,文化的議題本就會退居二、三線。因為文化必須時間來打底,無法熱熱鬧鬧且轟轟烈烈,自不易受人青睞,更何況是經濟如此嚴峻的當前局勢。
這裡建議縣政府籌設具規模的「金門文化基金」,聘任本地與外地獨立公正的專業人士執行運作基金以確保不受外力干擾,跨領域且穩定地整合推動金門文化基地的建構、文化知識庫的經營及人才智庫的建立:
一、文化基地的建構
透過基金的支持,引進學術機構或專業組織,將現有閒置的「文化園區」打造成創意文化園區,建構成為金門島嶼的文化基地。使其一方面是文化創作的場所:提供舒適的空間,鼓勵學術機構或是藝術家、作家進駐;另一方面成為居民親身參與文化的平台:改造成合於標準的展演場地,使民眾得以有機會欣賞好品質的展覽與表演。
二、文化知識庫的經營
透過基金的挹注,建構具規模的圖書館。首先可以大規模充實以現有國立金門技術學院圖書館藏書量,更重要的是編列經費聘任充足的圖書專業管理人員,使其早日具備改名金門大學後名副其實的圖書館,讓其不僅是校園的,更是全島或是台灣海峽上至為重要的文化知識庫。
三、人才智庫的建立
透過基金的補助,鼓勵本地與外來個人或團體進行有關金門的學術研究、講學或文化創作。作為離島,交通與住宿費用的龐大開支往往是來金門從事教學、學術研究或藝術創作者卻步的主因之一,如果透過基金的挹注,解決來金從事小學、中學及大學各級教育機構講學、研究與創作者的交通與住宿費用,則一個能量巨大的人才智庫必得以迅速建立。
北歐芬蘭從過去列強旁的貧弱小國轉化成現今全球競爭力最強的國家之一,依賴的便是教育與文化的大量投資與發展,此一經驗值得身為蕞爾小島的金門參考,而「金門文化基金」的籌立將是宣示永續發展金門文化的有力開端。畢竟,文化底蘊的持續豐厚的金門才得以撐起昔日「海濱鄒魯」之美譽,這遠比「海上賭城」來的更令人心嚮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