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開放博弈產業的思考
立法院日前在國民黨主導下三讀通過「離島建設條例修正案」,該修正案最受矚目的是賦予離島開放博弈產業的法源,將來只要離島地區辦理公民投票,且經投票人半數以上同意,即可設置賭場。這個習稱為「博弈條款」的法案,歷經政黨兩次輪替、三任總統、爭議十多年,終於在國民黨籍立委強行表決下通過。雖然之後還得行政院訂定「大型觀光度假區管理辦法」和「博弈管理條例」,才能付諸實施,但法案通過表示政策即將上路,因此社會上見解分歧,贊成或反對意見紛紜,尤其宗教團體及衛道人士大加撻伐,媒體廣泛報導、討論。此際,身為離島之一的金門,理應更加關心這個議題。
離島博弈法案通過,金門是否設置賭場的議題,李炷烽縣長與謝宜璋議長日前皆異口同聲表示,由全民公投決定,一切取決民意。由於「博弈條款」的法制化配套尚待規劃、訂定,李縣長表示,未來若相關法令通過,地方政府將舉辦公聽會及政策說明,再辦理公投,決定金門設置賭場與否的課題,估計也是二、三年以後的事。如果回溯以往,縣府於九十六年初委託國立金門技術學院辦理之「金門縣政府九十六年度縣政需求民意調查」顯示,其中對金門發展博弈產業問題,42.2%贊成,50.8%不贊成,8%無意見或不知道;但是在該次調查的十項議題中,博弈產業卻以高比率獲得優先推動的第三個排序,這兩項數據呈現意見相左的矛盾情況。因此,鄉親們應如何看待這個議題,需要充份的時間與開闊的討論空間,為斯土斯民之長遠發展審慎研究思考。
開設賭場的利弊得失,見仁見智,所以「博弈條款」通過後,社會大眾意見呈現兩極化現象,在社會道德與經濟利益之間擺盪、辯論不休。事實上,無論贊成或反對都有其立論基礎,根據國外社會學家的研究所見,與觀光博弈產業相關的犯罪行為,包括高利貸、詐欺、毒品、性交易、貪污、洗錢、挪用公款及組織性犯罪;其所衍生的社會問題有嗜賭、酗酒、家暴、自殺、高離婚率及家庭破碎等等;因此,世界各國開放觀光賭場者,未蒙經濟之利,先受其害之案例間亦有之,所以,衛道人士視賭博是罪惡之淵藪,其來有自。就以亞洲地區觀光賭場享有盛名的澳門來說,因為外族殖民統治淪為洋人吃喝嫖賭的樂土,回歸中共以後仍沿襲博弈產業,並擴大引進國際大型賭場集團參與經營,雖然每年營收屢創新高,為澳門帶來一片榮景的表象,但是隨著博弈產業應運而生如色情行業等,招致「罪惡之城」的惡名,而且繁榮背後存在社會治安與社會風氣敗壞的隱憂,只有當地原住民才能體會。
根據政府規劃離島博弈產業的設想,觀光賭場應附設於國際觀光度假區,並應設置包含國際觀光旅館、觀光旅遊設施、國際會議展覽設施、購物商場等。準此觀之,金門是否符合這些條件?國際投資業者是否願意選擇金門從事博弈產業?是金門發展博弈產業另一個思考面向。我們認為,金門經濟發展宜以李縣長「建構國際觀光休閒島嶼」的施政構想為張本,以發展在地人文特色的觀光產業為前提,再依民意公決是否納入博弈產業。因此,在傳統與現實的碰撞之際,我縣民眾應本著「要給斯土斯民什麼樣的未來」為著眼,對金門是否發展博弈產業做出理性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