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消費券看金酒券
元月十八日全國同步發放消費券,全國民眾樂得在過年前領了一個大紅包,金門地區的情形也是如此。據悉,在消費券發放的當天,金門在地的幾家大賣場即湧現了買氣,尤其是幾家全國連鎖賣場,因為力推促銷方案,還出現了人滿為患的場面,消費券之魅力,委實驚人。
雖說政府發放消費券的用意在於振興經濟發展,然民眾平白收到三千六百元的紅包,總是事實;如何把錢用大、用得超乎所值,既是政府發放消費券的初衷,更是領到消費券民眾們現下最關心的事。為此,地區部分廠家已提出促銷方案,金酒更推出「歡喜買金酒、幸運中大獎」的促銷活動,預計將送出一千萬元的相關產品。消費券已成為全國最熱的議題,其可能衍生的問題及影響更令我們關心;或許我們可以概略的做如下的探討。
消費券的發放是全民有獎,其領取方式則比照選舉投票的方式辦理,這樣的設計優點是可以達到全民受益、廣泛刺激消費的目的,缺點是消費券等同現金,除了必須考慮人性及道德風險外,對發放人員更形成相當的壓力。對此,我們以為,未來若有類似的振興經濟計畫,或可考慮設計成IC卡的儲值模式;如此一樣可以設定成固定的金額與消費模式,甚至是結合現有的全民IC證件,做到更精密的發放作業及管控,但缺點是,恐怕無法像消費券等同現金般的無限普及。但我們以為,產業的興隆本來就不可能是全面性的,針對重點的振興項目,本就該有針對性的作法;現有連鎖賣場已幾可涵蓋所有重要的民生消費所需,若能與傳統產業進行區隔性的振興經濟設計,應該會更有倍增的效果。
對此,我們不得不聯想到甫通過的金酒三節提酒券。據報導,金酒券的發放方式將比照消費券,其用意在於清查全縣約兩萬八千名非實際居住的「幽靈人口」。然以消費券發放的實情來看,能否達到實際清查人口的效果猶未可知,最麻煩的是恐將衍生波動社會秩序的危機;諸如,如何確保為本人受領?又如何保證法定代理人受領未成年人利益?如嚴格執行恐怕風波不斷,放寬標準,又恐社福大餅無端蠶食。對縣民而言,享受金酒利益,名正言順;如若因此攪得親朋情感失和,社會氛圍、秩序浮動,豈不弊大於利?
有道是,「魔鬼藏在細節裡。」大禮不辭小讓,細節決定成敗。當今社會,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願意把小事做細的人卻很少;我們通常不缺雄才偉略的戰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執行者。就金酒券而言,如何研擬後續的金酒券發放作業要點,並確保其具體可行,甚且達到議員們要求的,清理全縣非實際居住「幽靈人口」的目的,恐怕才是金酒券能否成功執行的重要關鍵。畢竟,發放金酒券不等同家戶配酒,對合格縣民而言,那是憑空的利益,雖然有「消費金酒」的基本限制,但在金門,已和現金相差無幾,如何管控後續的效益及影響,發揮最大的政策效益,又豈能不戰戰兢兢?
總之,再好的政策,也要靠人執行。執行面考驗著執政團隊,更攸關民眾對政府的滿意度及信心。或許我們能從消費券的執行成效與影響效益裡,累積振興金門經濟、福利縣民的重要知識與關鍵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