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寂滅為樂」與「心六倫」

發布日期:
點閱率:838
字型大小:

國內佛教界具崇高地位的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日前捨報圓寂,享壽八十歲。各大媒體對他的生平行誼廣泛報導,各行各業意見領袖、名流人士與無數信眾,對這位一生戮力弘揚佛法,教化無數人心的高僧大德,都抱著感恩與不捨的心情前往法師靈堂悼念、追思,誦經祝禱或瞻仰法相,緬懷並尊崇他不僅是當代佛學大師級的佛教領袖,更是弘揚佛學、佛法,啟迪社會大眾心靈的導師;一代佛教宗師圓寂辭世,大德風範長留人間,足為後世楷模。
聖嚴法師的生平,在他的年譜有完整記載。法師民國十九年誕生於江蘇省南通縣農家,十三歲出家;隨軍來台,於四十八年結束軍旅生涯,再度出家;曾經閉關六年,潛心佛學經藏;民國六十年代,負笈日本立正大學留學,取得文學博士學位。之後,於民國七十四年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七十八年,創建法鼓山,弘揚佛法不遺餘力;數年前,法鼓山道場籌建完成,實現他佛教志業集教育、研究、弘法、修行於一體的理想,成就了不平凡的無量功德。
聖嚴法師遺言,在其身後不發訃聞、不傳供、不築墓、不建塔、不立碑、不豎像、勿撿堅固子;身後事是莊嚴佛事,不可辦成喪事;禮請一至三位長老法師,分別主持封棺、告別、植葬等儀式,務必簡約,勿浪費鋪張。尤其是,聖嚴法師沒有留下任何私產,所有布施涓滴歸於道場。他留給世俗人間的是高懸在靈堂上的那一幅「寂滅為樂」的輓額;這四個字,佛法中的涵義就是「寂靜涅槃」,是佛教徒認為最終的解脫之樂;靈堂上沒有多餘的佈置,掛著這幅輓額,也讓世人見證了這位佛教大師身後事的莊嚴、肅穆、簡樸,更看見這位高僧大德在他走向生命終點時,仍然展現出修行者的智慧與平靜,引領人心超越凡俗的思維與做法,讓人感佩!
所有正信宗教都具有勸人向善的宗旨,因此,宗教對於安定社會、淨化人心具有不可抹滅的功能,其導引人性向善的信念與力量是國家社會一項寶貴的資產。聖嚴法師以佛家慈悲為懷的理念,倡導人間佛教,深入社會各階層弘揚佛法,啟迪人心,安頓了現代人的心靈,其教化成果至為可觀。尤其政商名人時有請求開示者,莫不因對象之不同贈予智慧之禪語,最受傳誦的是「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由於當今社會亂象百出,人與人之間,倫理的分際及道德準則丕變。聖嚴法師有鑑於此,近年來致力於推展「心六倫」運動,主要目的在「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希望藉由六種範疇的倫理,來幫助台灣社會與人心能夠淨化,達到「內心清靜,處處是淨土」的「心靈環保」理念。這六倫包括家庭倫理、生活倫理、校園倫理、自然倫理、職場倫理和族群倫理;希望建立正確的倫理觀念,人人從自己做起,自己付出、自己奉獻;從提昇人的品質,才能建設人間淨土。
聖嚴法師捨報圓寂,「寂滅為樂」的輓額,展現了一代佛教宗師遺偈的超越凡俗;他強調「心六倫」運動的理念,是他對這片土地的遺愛,吾等凡夫俗子宜珍視此一寶貴資產,起而力行,為聖嚴法師「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盡一份心力。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