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鎖機場旅客怨──從改善機場亂象做起
大自然環境因為人的無知和忽視受到破壞,地球暖化嚴重,氣候異常,往昔浯島三至五月份的霧季,近幾年有提前報到現象;二月中旬以來,「霧鎖機場,旅客急如熱鍋蟻」、「霧鎖金門,海空交通受阻」、「雨霧籠罩,尚義機場昨下午停飛」、「海霧瀰漫,金廈泉海上交通大亂」的新聞標題近日來常見諸報端;機場關閉、碼頭封港是金門地區在濃霧籠罩下的必然結果,台金空運或兩岸小三通往返旅客因而受阻,怨聲載道在所難免,但是,在旅客抱怨聲中隱含著一些問題,值得公部門與航運業者重視及省思。
海、空運輸是金門對外交通的唯二管道,由於天候因素致海空交通受阻,霧季期間尤其嚴重,經常造成機場、碼頭大亂,旅客叫苦連天,這種混亂現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公部門與航運業者對很多問題可能流於視而不見、得過且過、墨守成規或抱殘守缺的消極心態,且已司空見慣、習以為常,以至於機場與碼頭亂象叢生,未見改善。當然,就空運言,機場硬體建設與助導航系統改善、擴建或更新,權屬中央政府,但是,在現有條件下,公部門與業者仍然還有很大改善空間,關鍵在於能否主動發掘問題、拿出辦法、解決問題,以減少旅客的埋怨。
例如,因為濃霧致機場關閉停飛,赴台旅客受阻滯留,次日各航班機位一票難求,大清早旅客人潮爆滿,各航空公司櫃台辦理報到、補位及托運行李之旅客擠滿大廳,犬牙交錯、亂成一團,卻無人聞問,這種秩序大亂的現象,如機場各相關部門與業者視若無睹,就是旅客最為詬病的因素,因此,民航局金門航空站、航警所與各航空業者,都有義務負起改善的責任。
改善亂象須要找出亂源,目前各航空公司報到旅客與補位旅客在同一櫃台作業,於正常情況下作業自是無礙,如遇停飛班次增加,其後旅客人數累積遞增,在機位難求而旅客歸心似箭情況下,必然心浮氣躁,稍有不滿便怨聲載道,甚至引發口舌之爭及非理性行為,即成亂源。就補位機制言,各航空公司均採當天早上開放登記手續,如遇前一日停飛,排隊旅客眾多,即發生前述報到、補位、行李托運者交錯推擠現象。所以從旅客分流的角度來看,要解決這種亂象,報到櫃台與補位櫃台應有所區隔,妥採改善措施。基此,金門航空站基於機場主管單位的立場,自應設法予以解決;各航空業者亦應本於以客為尊的服務態度,面對問題,妥為處理。譬如,當天滯留機場旅客,是否可依其意願,先行給予次日補位登記,以排除前述亂象;甚至援引年節期間統一補位機制等,都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思維,有賴主事者與業界予以重視,並擬定因應作法,提出完整配套措施。
公部門與航運業者對於公眾事務,應該具備預判情勢、發現問題、處理問題的基本能力。金門機場空間固然不足,但是,在現有條件下,如何避免霧季期間因機場關閉、飛機停航所造成之亂象,有賴公部門與各航空業者共同努力;殷望航空站管理單位及業者以強化機場管理,提升服務品質的立場,從旅客分流的角度,在空間調整運用方面,用腦筋、想辦法、妥規劃、動手做,從改善機場亂象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