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為台灣與金門的文化情感聯繫搭橋

發布日期:
點閱率:834
字型大小:

──「第四屆全國地方文史工作者研討會」探討金門地方學與地方文化發展的價值所在
「社區營造與地方發展新趨勢│第四屆全國地方文史工作者研討會」,明(六)日起一連三天在台灣召開;金門的文史發展議題在歷屆研討會中都受到大會重視,前次是〈近十年金門地區文史工作成果之初探│兼論地區文史工作與政府之互動(1990│2001)〉,這次是〈地方學與地方文化:金門學的緣起、架構、發展及其影響〉,豐碩的研究成果,使得金門的文化論述得以進入全國文史盛會發聲。政治之外,也在文化面讓金門看到台灣、台灣聽見金門,彼此進行關照、對話;全國文史工作者研討會,無疑為台灣與金門的土地、文化、情感聯繫,搭起一座溝通的橋樑。
該項「第四屆全國地方文史工作者研討會」,集合了閩台、包括金門在內的一百三十五位文史工作者與會,並邀請學者、專家及在地文史菁英發表三十餘篇論文,涵蓋地方文史、地方學等十項議題;金門地方學與地方文化發展脈絡,也是會議聚焦所在,將以《金門學》的緣起架構、發展及其影響為例,在專題議程中發表與討論。
近年來,台灣主體性之討論已成顯學;台灣主體論述更成通史、地方文化史的追求核心價值,造就了各個縣市一批批文史工作者或團體的誕生,為地方文化產業、社區營造形成氣候,厚實基礎。
地處福建省的金門,受地理、交通因素的限制,加上長期處在戒嚴、軍管封閉環境,影響所及,在台灣文化版圖的思考中,金門史常被遺忘、忽略或者誤讀;著名如台灣古蹟學者卓克華也不諱言,未進入金門歷史研究前,初訪金門時見一落款「宣統」年號的石碑,居然腦中浮現的第一反應是「假的」、「偽造」的,卻忘了金門並未因馬關條約割讓給日本,「宣統」消失於台灣,但存在於金門,這件事讓卓克華心生警惕;金門類似被「誤讀」的經驗不止「宣統」一節,位於太武山海印寺前的「海山第一」石門關也因存在著「永曆辛丑」的落款,很多台灣遊客莫解,台灣已見不到明鄭「永曆」年號的石刻,難以理解金門居然可以留下,也淡忘了永曆十五年,鄭成功在金門料羅灣祭江後,出兵攻打鹿耳門,擊敗荷軍,收復台灣,這是金門與台灣聯繫一個重要的年代與互動的開始。
以漢人移墾的時間點對照,金門一千六百年、台灣四百年,年代積累的歷史活動與文化的豐富性,金門自是超過台灣。台灣受日本長達五十年殖民的鎖島時期,金門繼續在中國的統治中;一九四九年兩岸形成二個政權隔海對峙、對抗的漫長冷戰歲月,即使砲火呼嘯來去,被保住的金門,也成了兩岸尚可互通有無的一道門戶,金門所保有的完整閩南文化習俗,也是經濟起飛、快速現代化的台灣社會所失落的一個傳統。
金門的存在,固有著當代政治與軍事現實的糾葛因素;但就血緣、歷史、文化的活動軌跡來看,金門不能自外於中國,台灣也不能切割金門;在地理上,金門被視為孤懸海外的「孤島」,然而在文化情感聯繫上,又不是真正的「孤島」,反倒是色彩繁富、值得擁抱的島群。通過金門,才能清楚看見台灣,也才能客觀觀照兩岸。
全國最大文史會議、第四屆全國地方文史工作研討會的召開,我們欣見金門的地方學與地方文化所形成的《金門學》能受到重視、發聲、輸出,顯見跳脫政治面,以金門文史力量打造出的文化成果,已為台灣的鄉土文化研究注入了情感濃度,提供一種新的探索方向。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