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植樹減碳新願景

發布日期:
點閱率:861
字型大小:

三月十二日是 國父逝世紀念日;也是植樹節。說來巧合,值此國家認同逢遇紛擾時刻,不由令人想起中華民國的國父之史事;就如同值此生態逢遇世紀劫難之時,不由想起植樹減碳的功能。相信在此時刻,在此植樹已成普世價值之際,應該沒人會質疑植樹的目的;只是是否全力以赴而已,或是虛應故事之分際而已。對照於素有海上公園之稱的金門,對此世紀工程,相信定有特別微妙之心理,頗值探討。
且看日來中鋼、中油等國營事業紛紛在全台覓地種樹,馬英九總統也提出造林6萬公頃的計畫,都聲稱可以抵減二氧化碳的排放,進而呼籲正視地球暖化問題,且曾提及為了推廣節能減碳,未來將開徵能源稅,還要制定人均水消耗量,也就是每人平均每天最好用在245公升以內的水量,超過的話水價恐怕就會累進調高。
然而實際上減碳效果如何呢?種樹減碳的效果取決於氣候、土壤、樹種、樹齡等等條件,難以用一個標準去衡量,若依據經濟部能源局之計算方式,台灣的林相每年一公頃約可吸收20.2噸二氧化碳。以此指標檢視國內大型工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需要造多大面積的森林方能抵銷?這可不是單純的想法而已,而是一項嚴肅的課題。
2007年聯合國所發起的「造林植樹,造福地球:10億株樹運動」(The Plant for the Planet:Billion Tree Campaign),乃採用自願性方式,推動全球造林運動,預計在1年間種植10億株樹,預計1株樹每年平均可吸收12公斤的二氧化碳。
國內研究顯示1株20年生的林木,依樹種不同,1年約可吸收11~18公斤的二氧化碳(林俊成等,2002)。
但問題是「減碳能不能成功,就看種什麼樹!」一般民眾只知道造林能減碳,但樹種差異卻能讓減碳成效差距30倍,在地小人稠的台灣,只有種「對」樹種,才能消除工商業排放的過多二氧化碳。隨著碳權議題發燒,台灣未來植樹減碳的可行性,經過專業分析,若以常見的植樹樹種為例,100棵樹一年只能減碳1噸,台灣土地太小,顯然無法減掉過多的碳,不過經研究,若種植基因改良過的世紀楊樹,3棵樹1年就能減1噸碳,可說有天壤之別。生命之光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洪天宇表示,以台塑企業一年排碳6755萬噸為例,需要種67億棵樹,但台灣根本沒這麼大的土地;更重要的是,不同的樹種減碳效能也不同,造林常見的台灣櫸、桃花心木,排碳功能並不高,反倒是經過改良,可快速生長的世紀楊樹,吸碳功力一級棒,是最佳的減碳樹種,可協助廠商排碳,甚至還能帶來賺錢利基,賣給其他需減碳的企業。以台糖多選擇桃花心木造林為例,並非桃花心木減碳功能好,而是桃花心木的木材可作為建材,20年後還能砍下來使用,但就減碳功能來說,若用桃花心木全台造林也無法減去過多的碳,希望未來政府再推廣植樹減碳時,還能公告各樹種的吸碳能力,讓民眾、企業有更多的參考資訊。
金門!昔日因為駐軍大量植樹關係,使得金門素有良好林相著稱;較之於台灣,生態上更是台灣望之莫及的,但隨著解嚴開放後各種不良建設、人為破壞之故,森林早受破壞;生態亦多損及。我們期盼相關單位及鄉親,早日正視這項植樹減碳工程,方不負海上公園之美稱!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